西西河

主题:【原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晨枫

共:💬226 🌺43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难得几次飞》的《超七史话》部分

在杂志上刊登过,叫《枭龙的前世》

在项目伊始(巴方考察歼七m时跟成飞厂说想弄个大改,找我们合作),当时屠总去北京航空工业部汇报大概想法时,与会的人员“由驻厂海军总代表李白禹与上级机关联系,我以成都飞机发展中心副主任身份带队去北京,向海军装备技术部领导汇报歼-7M和改两侧进气的歼-7CP方案。。。。听取汇报的除海装张逸民副部长、蒋都庭处长外,还有海航副参谋长,海航司令部作战处、训练处、军务处、科技处、海航工程部技教处、海航后勤部战勤处、军械处、航材处的同志和海9师李副师长等。他们一致认为飞机配备一定要高低搭配,歼-7改装引进的平显等电子设备,大方向是改对了,但对歼-7M只装测距雷达不大满意。故对改两侧进气、装上多功能雷达、换发动机使"腿"长一些,很感兴趣,甚至认为势在必行。此外,还提出能带空对舰导弹,能空中加油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舰载机的问题,为以后做舰载机方案出了题目。这次汇报会空军装备部也派人来参加了,会议的气氛大大促进了我们搞歼-7CP的信心。”

一个意向的合作项目,一个厂方争取支持的报告,你可以看看多少人加入。

在书中谈到巴方过来谈判的部分时,“萨里姆上校这次来,可说是丰收而归。第一,他通过我方认真坦率的介绍和观看实物,再加以讨论,他第一次弄懂了许多过去没有接触过的设计技术问题。第二,他带回我们对他所提各种问题的满意回答及有关的书面数据。第三,他受到我们提高规格的接待。”

这段看出巴方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也不是啥都能明白,但我们先前的工作给他很好的印象

在往后是大量的和美方的技术交流内容,发动机安装,气动方案,主导权的争夺,巴方在打酱油,他们的技术人员空军人员没出现在这些技术合作中。当然我们和美国公司都要让巴方这个老板满意,人是出钱。

再后来算钱算来算去不够用,“得知巴政府正式决定不要"佩刀"Ⅱ,但不公开发表,以利格鲁门可继续做工作。从格鲁门那里,巴方已经知道中美双方拟继续合作进行超-7项目,巴方虽然决定"佩刀"Ⅱ项目终止了,但仍对中方表示希望继续得到超-7的进展情况。之后,巴国务秘书穆斯塔法将此决定正式函告孙总裁。 不久,巴空参谋长与国防生产国务秘书均换人,哈吉穆尔开空军上将任空军参谋长,陆军中将麦索德任国防生产国务秘书。格鲁门公司董事长7月底也要换,由现公司总裁奥勃让接任董事长,格鲁门公司财政紧张,奥勃让上台,政策会变吗?巴方和格鲁门这些角色的变化,给超-7带来更多的捉摸不定。”

面这段意思是说买主都没了。。。中方准备和美方合作,做飞机卖别人。

再往后,天安门了,美国也不干了。

再向后,成飞觉得这个东西还是符合市场潮流的,到处找发动机,英国,俄国,找俄国是航空工业部长牵的头。这已经是1990年了,林部长提了意向用户没有很难搞,于是成飞请中航技做巴方工作,在那边多勾兑下。

再往后,俄国发动机方面搞好了,勾兑巴基斯坦也有成果“,实际上他们仍在关注我们的超-7项目,只是不打算正式合作(出钱)罢了。目前的有利条件是,1987年合作搞"佩刀"Ⅱ项目时相当热心的巴空副参谋长法鲁克少将,现已升任上将参谋长,他当家了。”

最后屠总说“至此,超-7飞机在巴方愿意合作的背景下,中方单独往前推进,并按米高扬设计局咨询意见,改进气动布局等,直至1998年正式签订中巴合作超-7研制的合同。”

所以我说,这个项目“一直来巴基斯坦的人都参加了FC-1各项技术的指导原则”是不符合实际的。

--------------------------------------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枭龙前世》原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