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国十条的满月:天上会掉馅饼吗 -- 2313234454dfsd

共:💬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新国十条的满月:天上会掉馅饼吗

旨在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新国十条,运行满月,各地方的执行细则也在这一个月之中陆续出台。观察这一个月的房地产市场,思考政策的实行效果,不仅是政府决策者的事情,更是关系着千千万万准备勇敢地加入“房奴”一族的购房大军的切身利益。

在政策出台之初,我曾撰文指出(“色厉内荏”的新“国十条”链接出处),近期(乐观估计约为两三个月)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疲软趋势,即,开发商会坚挺价格,甚至将房价小幅上扬,二手房东则会选择观望甚至不顾政策,将房价大幅上扬;买方的心理预期则大幅下降,甚至不切实际地希望再来一次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大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希望天上掉馅饼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那么,在政策运行一个月之后,天上的馅饼会掉下来吗?

观察此一问题的关键,不用理会四月的房价上涨幅度,重点是不可忽略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城镇化、工业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高速的城镇化、工业化,意味着无论“供”还是“求”,其量都将是巨大的,更何况是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40年,这是缺乏历史眼光的沾沾自喜。即使把建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也算进来,也不过7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点,看看自世界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即欧美日俄)的经济持续了100年甚至200年的高速增长,我们现在只不过在走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又有何可以沾沾自喜呢?

即如此,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在的房价上涨,用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供求来思考如今的房价,我们其实很容易发现,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按2005年的人口统计,农村人口7.45亿,城镇人口5.62亿。假设农村7.45亿人口均呆在农村不进城,城镇5.62亿人口的流动,市场需要多少套住房来保障这5.62亿人口的需求。按照城市化的标准,农村与城镇人口比例为三七之数,在中国13亿人口基数不变的前提下,农村人口中将有3.48亿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将达到9.1亿。按照中国一个家庭3.44人口比例计算,城市将会有2.65亿户家庭,新增1.01亿户家庭。我们现在城市存量房有多少套呢?如果把2000年以前的绝大部分存量房减去之后,还剩下多少套存量房呢?即使一个家庭一套房子计算,市场的供求也是可以乐观估计的。更何况,这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必须考虑:一是每个家庭不可能只拥有一套住房;二是每个家庭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这也是政府的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拆迁力度,旧房改新房,以及增量建房。

另外,我国住房商品化的历史很短暂,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宏观调控经验。并且,当时房改房,房屋以远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抛售。我们不惮以宿命的角度揣测,“迟早是要还的”,不过,还债的不是当时受益的人,当时受益人如今还在享受着当时的红利。之后房价的快速上涨也就符合了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武汉为例,在2000年时,人均工资收入约为1200-1500元,然近几年的人均工资收入涨至3000元左右,房价也在快速上涨,涨至约为6000元左右。在房价上涨的几年中,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抱怨房价过高。

历史的视角,是观察房价的一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我们就会有不切实际地天真想法:天上的馅饼会砸中可怜的房奴!

二、新国十条政策的关注方向。

此次新国十条政策的出台,对应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一线城市的房价高企且增速过快。虽然中西部一些省会的房价增速也很快,但其基数低,且一些省份经济发展强劲的,因此,在各个地方陆续出台的细则中,这种差别就显得更为明显。

比如,上海的细则执行力度和强度都很大,房产税也可能会于近期出台。北京的三套房贷一概停止,甚至贷款以拥有住房套数为认定标准,不以贷款为认定标准。这些都表明了一线沿海城市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另外一方面,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强劲省份,执行细则的力度与强度都弱于沿海省份。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在努力寻找着政策的死角,更为灵活地执行着新国十条。比如,在执行首套贷款时,以银行贷款为认定标准,不以拥有住房套数为认定标准;在执行优惠利率时,变相地执行着8折甚至7.5折的优惠;在执行三套房贷时,基本采用放开三套房贷的政策。

这些都表明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实行了较为弹性的遏制房价政策。政策的关注重点已经明显无疑:强力打压沿海一线城市的高企房价,挤压泡沫;有限“控制”二线城市的房价“增幅”。

因此,现在出现了一种“梯级转移”的炒房趋势。即,沿海一些炒房投机者将目光投向房价总体较低的中西部二线城市,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强劲的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西安、郑州、长沙等,这也符合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的发展策略——将投资目光转身中西部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发展较好的地级城市。乐观地估计,这些区域的房价仍将持续较高的增速,短期内看不到这些区域有影响房价有下降的关键因素的存在。这些区域购房者的观望,将无异于自杀。天上掉馅饼的现象将不太可能在这些区域发生。

那么,在沿海一线城市就可能出现天上掉馅饼的情况吗?从目前的市场信息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实质性的下跌。据统计,自政策出台以来,北京的均价下降了2000元,上海下降了6000元。其实,这种幅度的下降趋势主要集中于存量房交易,属于政策性反应,犹如股市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样。原因即在于存量房东缺乏对政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且对国家政策的更多详细背景缺乏掌握。真正的降价风向标是这些城市的增量房,也就是开发商对市场的判断与把握。开发商往往拥有专业的政策分析师,以及掌握着大量的关于政策制定的更多详细信息,他们才是“春江水暖”的先知之鸭。

目前,沿海一线城市的房价能否遏制其增幅,而不是总价,才是理解政策的核心要义之所在。这考验着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能否持续、配套。未来的两三个月将是各方角力的关键期,一线城市的增幅能否遏制,二线城市的增长幅度将有多大,均将在这一场角力之后见分晓。好戏刚刚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个人建议,刚需最好趁现在的角力缓冲期,购置房产,不可观望。观望的最后代价就是10万,甚至20万的现金就在这一犹豫之中。不记得2008年的房地产冬天的购房者,如今都是暗暗窃喜。天上的馅饼其实并不好吃。万语千言一句话:房价还会再长,冬天远远还没有来到。当沿海一线城市的均价达到了3.5至4万,二线省会城市的均价达到了2万,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就会结束了。回头看看,冬天什么时候能来到呢?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遏制房价增幅的关键在于政策性住房的持续投入。

我曾认为最好的遏制房价的有力武器就是:人民战争。何为遏制房价的人民战争?即全民参与,集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于一体,加大政策性住房的投入力度与强度。具体做法即是:

1、利用财政金融杠杆,积极入开发商建设政策性住房。在土地招标过程中,不再以拍卖的形式转让土地,改以招标。综合评价开发商开发方案,取其优者。比如,据报道,保利曾拍的一土地,原因即在于保利承诺在小区附近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戏剧院。这就是一个思路。

将这种思路推而广之,在开发商的开发方案中,规定多少套住房为政策性住房,多少套住房为商品房,当然最好的户型一般地要保留给商品房。政府再通过财政金融杠杆给予开发商一定补贴、优惠。可能开发商通过政策性补贴所得收益比纯粹的商品房要划算的多。

无独有偶,在英国伦敦,就有这种开发商品房的同时,规定开发商必须建设政策性住房的政策。

2、政府自筹资金,投入建设政策性住房。这考验着政府的担当。不改变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消耗型,不改变现在的政绩观——数字GDP,就不能实现这一长远的惠民措施,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挤压房地产泡沫。因此,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增量式集约型转型,向新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转型,才是真正的王道。

但政府财政投入总是有限,只有把社会的力量加入进来,集中社会力量,吸纳社会游散资金,才能真正保障政策性住房的持久投入的资金来源。吸纳社会资金能力最强者,莫过于地产商。

综合分析之,真正影响房价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房价快速增长的根本之道还在于政策性住房的持久投入。天上的馅饼没有那么容易掉下来,现实而理性之道,就是丢掉幻想,直面惨淡的人生,至少在五年内如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