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46) -- 江南水

共:💬91 🌺10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57)

寻找生命的永动机

从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年)开始,帝国的人民就在帝国这个大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大干快上。

整个帝国,也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看上去焕发着无限的生机。

人民很忙,作为帝国的掌门人,秦始皇也没有整天睡大觉。从始皇帝二十七年到始皇帝三十二年,短短六年的时间,他就先后四次深入基层,从南走到北,从西游到东,足迹踏遍了帝国的山山水水。

真的很佩服秦始皇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玩儿命精神!

那年头,天子到地方上走一走看一看,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巡狩。

所谓的巡狩,用孟夫子的话说是“巡所守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视察地方,也可以说是莅临指导工作。

传说,从黄帝开始就有了天子巡狩的惯例,据说,大舜和大禹还都驾崩在了巡狩的路上。

秦始皇巡狩天下,也算是遵循了惯例,就是频率高了一点儿。按照惯例,天子五年巡狩一次天下,秦始皇呢,平均1.5年巡狩一次,其中,从始皇帝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连续三年,秦始皇竟然做到了每年下一次基层。

五年巡狩一次,有五年巡狩一次的道理,一年巡狩一次,也有一年巡狩一次的道理,归根结底是一个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天子巡狩不是普通人外出旅游,打个背包就齐活儿,中央的一摊子事儿要做好交代,地方上的接待工作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大事儿小事儿,事儿多着呢。

就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来说,秦始皇应该不会比五帝轻松多少,有可能还更繁琐,但是他拥有一个五帝一辈子都不曾拥有的优势,大秦帝国那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时,全天下的驰道可能还没有完全竣工,但是皇帝出巡那个方向上的驰道,应该弄得七七八八了。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秦始皇能够高密度的巡狩天下,还耽误不了什么事儿。

秦始皇如此热衷深入基层,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收获了些什么,我没有见过他写的回忆录,也就不胡乱揣测了。

不过,我觉得,这么做,至少有一个好处,地方上的治安,在一定时期内应该会有大规模的改善,没多少人敢顶风作案不是。例如,一个失职逃亡的亭长,听说秦始皇要到自己的家乡视察工作,赶紧藏得更加严实,除了他老婆,谁也找不到他。

另外,秦始皇这么接二连三的折腾,对他本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推广。

自从周天子没人尿了以后,天下人差不多已经忘了人世间还有天子这么一个玩意儿,作为新天子,秦始皇有义务提醒一下天下人,这个天下还是有天子的,这个天子就是朕。

问题是,那年头认识字的人并不多,能认出自己名字的,差不多就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普通人即便能够看到中央的文件,那也是两眼一抹黑。

再说,当时也没有广播、电视,最高层有什么最新精神,普通人也没法及时领会。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要想让普通人知道天下有了个新天子,是很困难、很困难的……

秦始皇在地方上这么一走动,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儿。只要没有生理上的障碍,人们大多都会知道,天下又有天子了,新天子的称号是皇帝。

今天某人要是霸占了所有的电视频道和网络首页,想让别人不知道他那点儿芝麻谷子,也难。

不过,秦始皇这么招摇,也有一个副作用,很容易激发一些无良青年的进取心。一个年轻人在看到秦始皇的排场后,就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虽然他最后并没有做到。

历史上那些喜欢四处溜达的皇帝,名声大多都不太好,典型如隋炀帝杨广。有意思的是,那些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皇帝,名声也不好,典型如嘉靖、万历祖孙俩。

溜达多了,不行,溜达少了,也不行,这里面的分寸难拿捏得很呢。

史书上、传说中,那些黑秦始皇的材料一抓一大把,也就没多少人拿秦始皇四处溜达这个不够分量的事儿,来说事儿了。

我这么无聊的统计秦始皇的溜达频率,倒不是想给他的黑材料来个锦上添花,我只是觉得,秦始皇这么密集的视察地方,是一件意义很重大的事儿。负责任的说一句,这是废话,意义不重大能上《秦始皇本纪》吗。

虽然没有多少人拿秦始皇的巡游说事儿,但是他身后的名声,跟这些巡游有脱不了的干系,我是这么看的。

这事儿吧,还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说起。

这一年,秦始皇进行了第二次巡狩天下,第一站,峄山(在今天山东省邹城市境内)。

在这里,秦始皇做了第一次自我表扬,留下了第一块刻石。

峄山不过是大餐前的开胃小菜,秦始皇的目标是附近的那座名山,泰山。

在泰山附近,秦始皇搞了一个大场面,在泰山山顶祭天,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祭地,合起来就是“封禅”。

哦,对了,在泰山山顶祭天后,秦始皇又在山顶刻石,做了第二次自我表扬。

对秦始皇来说,自称皇帝只是从天下人手中抢到了天下,算是实质内容;封禅大典是让天地来给自己背书一下,算是不可分割的形式。

有内容没形式,那是茅台酒盛在了洗脚盆里,有形式没内容,那是茅台酒瓶里装了二锅头,都不是那么回事儿。只有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完美结合,才算那么回事儿。

完成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后,秦始皇又一路东行,来到了琅琊郡。

迎着飒飒的海风,秦始皇感觉心旷神怡,高兴得不得了,一高兴就多住了些日子,三个月。

大约就在此时,就在此地,秦始皇的历史名声开始了拐弯儿。

在琅琊,秦始皇刻了第三块石头,进行了第四次自我表扬。

嗯?不对啊。

是这么回事儿,在来琅琊之前,秦始皇先去了趟芝罘,在那里立了一块石头,进行了口头自我表扬,并没有在石头上刻字。(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实事求是的说,我这么理解,很可能是错了。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才做了四次(三次?)自我表扬,这是一种多么谦逊的精神啊!

不管是三次还是四次,自我表扬也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是,让秦始皇的历史名声拐弯儿的,是另一件事儿。

就在秦始皇吹海风的那三个月里,他收到了当地人给他写的一封奏疏。

从这封奏疏里,秦始皇看到了一个从没有听说过的神奇世界,仙人的世界。

这些人告诉秦始皇,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仙人们就住在这三座神山上。

如果今天有人说天顶星上有外星人,估计没太多的人会当回事儿,干我鸟事儿啊。

接下来的话就干秦始皇的事儿,只要斋戒沐浴,派童男童女前去求见,就能见到仙人。

这句话触动了秦始皇心底那根敏感的心弦。

不少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徜徉在温柔乡里,阅尽无边的春色;做起事儿来的时候,风云为之突变,天地为之易色。

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是也。

这一切,对秦始皇来说不是一个不靠谱的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梦有醒的时分,现实也有称为历史的时刻。

时光总是无情的!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