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共产党也抓壮丁? -- flyingcatgm

共:💬85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和“知青踊跃下乡”

  1968年,广东汕头港举行欢送数千知青奔赴海南扎根创业的隆重仪式。码头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大喇叭播送着革命歌曲,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可是,当轮船离开码头时,船上和码头上送别的亲属哭声大起,完全盖过了大喇叭的音量。事后,这一幕千真万确的挥泪送别场景,在党报的报道中丝毫没有得到一个字的体现。

  岂止汕头一地,全国各地在“欢”送知青上山下乡的时候,有哪一处没有出现类似的人间悲情?可是,有哪一个党的喉舌对此给予真实的报道,或者允许民众自己?

  每个当年的知青,都对“知识青年踊跃上山下乡,积极奔赴广阔天地”的宣传有自己的理解:党总是把自己想干的事说成“广大群众的衷心意愿”。当党需要牺牲人民的时候,就把它说成是人民自觉地“踊跃”献身,急于献身,甚至谁也挡不地勇猛献身(比如董存瑞,金训华一类的动听故事)。当年有谁不“踊跃上山下乡”的话,麻烦是很多的。但是党从来不许把这些军宣队工宣队“耐心细致”地“动员”甚至威胁知青的事实公开报道出来的。

  党历来擅长这样做,从1921年开始。在中国,有了武装,有了坚强的

马列信仰,这样做并不难。宣传和现实完全不对号,正是西洋马列入侵中

国半个多世纪来最显著的“中国特色”。

  我下乡在曾经为抗日根据地的太行山区。深深懂得革命故事于历史事

实的巨大差别。其实,很多在“老区”或者“老根据地”呆过一段时间的

知青,很快就会发现革命故事的虚构情节,进而看出中共一贯造假的本性

  “不拿枪逼着,谁愿干八路?”

  党版的电影,小说等革命故事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八路军指挥员往

高处一站,说:“乡亲们,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是穷人的

军队。。。”,于是乡亲们就欢呼,就雀跃,就争着把八路军战士往家里

拉,或者拼命往战士的口袋里塞鸡蛋什么的。

  但是根据地的乡亲们讲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历史。在他们眼里,“过

八路”和“闹鬼子”是差不多的。因为不管谁过来,都会要粮食,要钱,

拉民夫,抓壮丁等等。谁也不是好对付的。

  其实当年八路军为了得到粮食和钱款,为了能够征召青年,最喜欢打

的是“我们是蒋主席指挥的中国国军”这个旗号。因为这样就有了正统性

,就比较容易筹集粮食资金和征兵。我多次听过那些老头老太唱抗日时期

八路军教的歌曲,其中大多是颂扬蒋介石的。根本就没有提到毛泽东。有

位老太婆唱“抗日点将歌”,第一句就是:“抗一(日)点将头一名呀,蒋

委员长银银(人人)敬”。然后就是一连串国军将领的名字,直到第六第七

的时候才唱出朱德聂荣臻的名字。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提到毛泽东。

  可是解放后出版的各类革命故事,却都把毛泽东摆到了头一位。电影

“地道战”里还出现了主要人物聚精会神学习“论持久战”的画面,唱出

了“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这样的主题歌。革命故事的编造者不需要了解

历史,也不必知道什么叫做羞耻。他们需要的是快速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

  八路军征兵拉夫,和鬼子做法不一样,但也是非常严厉的。他们每到

一地,专门找大户人家。如果该户原意配合,八路就吸收他们入党让他们

当领导,然后让他们去收粮筹款征兵。如果不愿意配合,就坚决镇压,杀

一儆百。只要有人头落地,全村老百姓没有不害怕的。从此往下的“工作

”就好做了。杀一两个人就能镇住一大片,这绝对是真理。在拥有枪炮的

势力面前,老百姓永远是无可奈何的。每次征兵,都要造成哭哭啼啼的送

别场面,但是每次都被党的喉舌宣传成“母送子妻送郎上战场”的光荣事

件。

  根据地的乡亲们并不总是配合党的宣传,在没有危险的场合下,他们

会说出实话:“不拿枪逼着,谁愿干八路?”

  从八路军到解放军,党一直就是以武力强奸民意的。有些根据地的村

庄因此造成青壮男子几乎被抽光,只剩老弱妇孺的悲惨结局。而党从来就

不许把这些事实公诸于众。

  有人在这里谈论什么“土改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等

革命神话。显然是太年轻,没有机会亲身经历上山下乡的“幸福”历程,

也没有机会听听那些老实巴交的革命老乡亲前辈们讲讲真实的历史。

  如果再不讲真话,将来就更没有人知道历史的真相了。

  土改这件事情,首先要搞明白一点:北方农村与南方农村是不同的。

北方以自耕农为主,耕地相对较多,但是产量较低。北方的地主,大概也

就相当于南方的中农的水平,发家大多是因为力大能干,渐渐有些积累。

而南方的地主,那真是地主,发家大多是因为经商。然后才回乡置办田产

。所以,要在北方找南方那样的土豪,一个县里面也没几个,因为北方的

商业本来就不发达。

  共产党的土改,向来是分三个阶段:一开始,先给老百姓一些甜头,

让你觉得有指望,然后,就开始剥夺人身自由,建立基层共产组织,加强

控制,到最后,农民的经济权益也被逐渐侵蚀殆尽,完全成了农奴阶级。

那些中共编造的土改神话,向来说的是第一阶段的事。

  要靠根据地那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维持一个政权,不加紧对农民的

剥削是不行的。

  边区的情况虽然稍好,但是“游击队,吃饱睡,鬼子来了往后退”,

在两边拉锯的情况下,真是还不如日占区。

  刘震云的《故乡面和黄花》就有类似的描写。如果不是受到压制,还

会有更多人把历史真相写出来的。谁是loser 还要由历史来决定。别以为

窃国者能够永远坐江山。最要紧的是党控制历史事实的局面被打破,党编

造的神话正在被揭穿。一步一步来,党的真面目最终要暴露,党的权威也

随之丧失。到那时就可以看到谁是真正的loser了。

 

 我妈说过当年她们上山下乡

  送交者: 李戈 于 November 11, 2001 14:12:00

  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学生天真烂漫,听了宣传就真以为投身广阔天地怎

么怎么美,哭着闹着要走。

  一部分原因是上面逼着你走,统统扫地出门,毕业后没有任何工作,

找不到出路只能下农村。

  再有就是如果有认清形势死硬不走的,那么学校街道天天有人上门做

工作,直至派出所强行注销户口。那个年代,没有户口就是没有了粮食定

量,杀伤力非常巨大。

  我妈她老人家是死硬中的死硬,她的办法是每天天不亮就躲出家门,

带两烧饼一混一天,硬是磨了半年,适逢街道工厂缺人,才躲过一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