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分配——消费,决定经济体系的一切(一) -- 西瓜子

共:💬28 🌺15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 帝国主义争霸中英式殖民地模式的衰落

用当代时髦的话语来讲,英帝国的殖民地模式,代表了当日的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换句话来说,这个模式,将为投入其中的资本,带来最大收益。

这个收益的模式,我们总结如下:

1、殖民地以无偿或者极低代价提供原材料、矿产资源、初级产品、能源等;母国(英国)负责生产,加工为工业制成品;然后送回殖民地销售。

2、母国(英国),以残酷法律约束本国和殖民地劳工阶层,极力提高其工作时间,并压缩其劳动报酬,从而提高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

3、在本国殖民地采取排他性、保护主义贸易体制:禁止他国产品销售,从而保证了母国(英国)产品的对市场的排他性的垄断占有。

于是,通过以上体系,英国的资本可以尽力压低产品成本,同时,争得了全球最大的市场。由此获得最大的回报。

根据我们总结的资本喜好的正反馈的原理,我们很容易得到推论:获得了回报的资本,会以更大的资金投入,而扩大生产,然后,就是更多的产品将会向市场倾泻。

然而,由上文的(1)和(2)决定了不论国内或者殖民地,购买力都非常有限。

然而,在地球上还有空余土地可供扩张的时候,英国可以通过不断扩张殖民地,来扩大市场——为不断增多的产品,找到出路和市场。

此时,英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会高速运行:

殖民地提供原料——>宗主国(英国)生产——>产品返销殖民地——>殖民地以原料、资源、半成品等形式,支付宗主国——>宗主国获得收益——>资本增值——>控制更多殖民地——>扩大生产

循环不断进行下去,生产规模也迅速变得越来越大,这赋予英国强大的国力。而强大的实力,将会推动英国在抢占殖民地的竞争中,在帝国主义争霸竞赛中,占尽先机,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而且,它真的做到了:1900年前后,英国的殖民地达到顶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的3300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占全球1/4:4~5亿——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如法、德、意、日、美等国,占有的殖民地相对或者绝对地狭小,而且贫瘠。法国稍显例外:占有约1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约5500万,然而,较英国差距也极其明显。

参考资料:

殖民扩张先后经历了为积累原始资本而以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为主要目标的早期、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的中期,及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的帝国主义的后期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即19世纪末叶,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建立了一个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最大的殖民扩张者——英国侵占了3 3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沙俄其次,攫取了1 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第三,达1 060万平方公里;其余的德国为29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30万平方公里,日本30万平方公里,就连比利时与荷兰这两个西欧小国的领土也达近1 00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上述各国的本土面积(平方公里)分别为30万、540万、50万、50万、940万、40万和3万、4万平方公里。(此数据来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00》,东方出版社1986版。另据潘润涵林承节等著:《简明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写道:到1914年,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达3 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1/4,占各帝国主义围家掠夺的殖民地总数的一半,相当于英田本土的100多倍;其殖民地人口共3亿9 350万,相当于英国人口的9倍。)

然而,当殖民地扩张达到顶峰(英国人将能够占领的土地都占领之后),市场扩张也就达到了顶峰:一边是不断扩张的产能,不断增长的大量工业品;一边是不可能再扩张的市场容量。

结果就是产品不能销售出去,这意味着投资者、资本不能如此前一样获得收益。

于是资金,或者说资本自然寻找其他的出路——它们一有机会,即选择离开“英国——殖民地”经济体系,寻找能够提供高回报的国家和领域。

于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循环体系被资本抛弃,成为必然。

我们总结一下:英国解决其生产过剩的手段,是以不断扩大殖民地的方式,来扩大市场。自然地,殖民地无法再扩大时,英国模式也就走到了尽头。

历史走到了转折的关头,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之后,人们发现英帝国彻底垮了。

同时,在旧的经济体系倒塌的废墟上,一个新的大帝国——美帝国出现在人们面前:

它必然出现,因为它负载了新的经济模式,赋予了资本更高的回报。

通宝推:MOMOZON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