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谁的胜利?——看《血钻》后想到的 -- 长少年

共:💬467 🌺9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理解的不对。大道定理形象说就是经济增长有一条最优曲线,

类似环城高速,只要你上了环城高速,就会以最优模式实现增长目标(最节约,供需最均衡,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就会实现供需均衡的增长。(所以又叫高速公路定理)各国政府都想把经济增长拐到高速公路上去。

按照萨缪尔森说法,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有唯一的均衡稳定点, 理想的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往往是集中在均衡稳定点处,显示上凸的路径。具有大道性质的增长是靠近均衡稳定点的增长,反之,不具有大道性质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远离最优均衡稳定点的增长。特别如果这种增长还具有较高速度的话,就更具有进一步提高速度的潜力,因为远离最优均衡稳定的增长,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种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全部功效,如果在政策调整之下能进一步发挥各种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效果的话,经济增长的速度还会提高。  

80年代,曾有人检验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路径,结果发现具有这种大道性质。  

中国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实际GDP 平均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也高达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保持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长。但如果从最优均衡稳定增长的经济意义上来讲,对中国1984年至2006年的宏观经济总量数据计算与模拟,得到结论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并没有走在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大道上,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大道性质。  

因为人均消费与人均资本存量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在这十来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3.37%、18.59%、42.93%、31.59%,前者相差近五个百分点,后者相差十余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的速度显然要慢于理论上最优的均衡稳定增长速度。可见,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有相当大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外部环境极其恶化且国内问题成堆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近8%的增长速度的原因。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不高造成的生产率低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扭曲作用;劳动素质和效率的低下造成技术进步的不显著;市场体系发现价格和最优配置功能不完善;大量存在的腐败寻租行为等等。

投资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应尽的责任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为保8%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 政府增发了许多国债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但如果解决不好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就会降低这一举措的效应,甚至会在多年之后可能看到的是与当初预期相反的结果。  

一般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消费的反向推动作用具有四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经济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反向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五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和相对较弱的一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而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反向推动作用则具有较强的二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  

这意味着资本存量的调整与政府支出水平、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减应保持同步关系。  

通宝推:游识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