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会议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 南渝霜华

共:💬61 🌺1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解析responsible stakeholder

外交无小事。任何美国政府用来界定中美关系的语词,都值得重视,也必然会被人们一再解读。这里有一篇不错的总结文:

美国对华政策的语言学分析

外链出处

但与此前几个术语不同的是,responsible stakeholder转换成中文之后,并不顺畅。“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读起来拖泥带水,其含义也不像以前的“战略伙伴”或“战略竞争者”那么清晰明确。更要命的是,如果把这个中文翻译直接译回英语,无法恢复原貌——症结就在于,中文里面没有直接对应stakeholder的词。

OED对stakeholder是这样定义的:

stakeholder, (a) one who holds the stake or stakes of a wager, etc.; (b) one who has a stake (sense 1c) in something, esp. a business.

显然需要看stake本身的意思。这个词的本义,如链接文章所言,是赌注:

1. a. That which is placed at hazard; esp. a sum of money or other valuable commodity deposited or guaranteed, to be taken by the winner of a game, race, contest, etc. (最早1540年出现)

然后这个sense 1c是比喻义:

c. fig. to have a stake in (an event, a concern, etc.): to have something to gain or lose by the turn of events, to have an interest in; esp. in to have a stake in the country (said of those who hold landed property). Hence spec., a shareholding (in a company).

也就是“在某件事的发展过程中有利益的获取或损失”。但从词条来看,无论是land property,还是company,都指向商业性的利益,具有明显的商业文化色彩。

美国人说的stakeholder,从会上的讨论来看,是第二个意思。以前说战略,虽然主要不在军事,但仍然让人闻到硝烟味,这回给人的感觉完全变了,就是中国和美国在合伙做买卖,现在业绩不好,美国怪罪合伙人。

那么中国怎么回应的呢?与会者发现中国方面很认真地琢磨了这个词的意思,但还是感到有些困惑,一是文化背景不同,二是这个责任到底是什么,也不太清楚。但是“不负责”显然是很严重的指责,于是中国方面给出五花八门的解释,强调自己是“负责的”,比如以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比如为全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等等。

而周边国家对此也有他们的理解。会上,前泰国外交部长Suphamongkhon认为,中国显然是努力遵守了西方规则——不过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经典规则,比如主权,不干涉内政等等。基于这个体系,西方国家才是经常不负责,比如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挑衅中国,又如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东南亚国家的视角来看,1997年中国顶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没有让人民币贬值,“救了我们”(saved us), 是很负责的。而且在东盟努力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时,中国也给予了重要支持,比如认可ARF的行动准则(code of conduct),后来也积极参与10+3互动。Suphamongkhon说,只有在湄公河问题上,中国对于东盟国家的意见不予理会,看来这是因为触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

但在西方商业文化里面,作为stakeholder,最大的责任就在于商业利益!UCLA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刚刚拿到古根汉奖的阎云翔在总结陈辞中指出,这个词的两个基本点是法律和商业(law and business),目标就是商业利益最大化(maximization of interest),而传统的农业文化不具备这样的思维。克拉克将军也说,他在西点军校上法律课时学到的一点就是,合同法先于宪法(contract law prior to constitution)。

因此,说到底,美国的意思就是自己在现行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里面吃了亏,而这是中国搞控制汇率之类的小动作造成的。中国人去说别的,要么是会错了意,要么是战略忽悠局的干活。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美双方对这个词的感受非常不同。但虽然这个词是美国提出的,不少美国人并不喜欢这个词。克拉克将军就认为用这样的词汇来陈述美国对中国的期待,听起来有些奇怪,而且比较狭隘。会后跟一位美国同学聊天,他说的更直接:这个词渗透着一种机会主义者的心态,好像美国跟中国在一起做投机生意。

我个人的看法是,要把握美国人的心态,可能应该注意一下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在这个研讨会上,一个伴随着明显的焦虑、困惑、不安,被多次重复的词是uncertainty(不确定性)。世界如此广阔复杂,即便是这些学识阅历皆丰的精英,对于中国的未来也觉得难以把握。也许,选择任何一种政策,在制定者的潜意识中都有赌博的意味,而美国和整个世界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漂向不可知的未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