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五千年第一人”于主席并不过誉 -- 皖江吴郎

共:💬105 🌺11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问题,顺便恭喜你,你刚刚证明了你比毛泽东主席睿智。。。

因为你能够看清形势,了解国情,所以你用1972年的中国钢材产量跟英国同期相比。而毛主席在这方面远远不如你啊。。。。

  1957年11月,社会主义大家庭在莫斯科开会。趁着苏联刚刚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热乎劲,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共识,“社会主义正在上升,资本主 义正在衰退”。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美国。作为苏联的小弟弟,毛泽东表示,中国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美国的小弟弟英国。12 月份,刘少奇向全国宣布,中国要在15年内在钢铁和重工业方面赶上英国。   这一指标最终在高层被压缩到了七年。并随后提出十年赶上美国。紧接着,为实现这一梦想,“大跃进”在全国全面展开。毛泽东研判,苏联的“苏维埃加电气化”理论已经落伍,凭借中国人发明的人民公社试验,中国很可能比苏联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只需三五年就可以赶上英美。   彼时,英国年产钢量约为2000万吨,中国的年产量为535万吨。为了兑现愿景,中国决定1958年的年产量为 1070万吨——依照如此速度,只需两年就可以赶上英国了。全国各地都是土法炼钢的小炼钢炉,大批黑不溜秋的大疙瘩被当成铁块送到了北京。一些地方甚至连 锅都扔进了炼钢炉里。余华的小说《活着》生动逼真地还原了这一悲情。但盲目的计划让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中央政府最终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实现的愿 望。“超英赶美”遂被搁置。

超过毛主席的先生能不能接受一下专访:请问您取得了如此空前绝后的成就主要应该归功于谁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