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做总理是需要一点逻辑的 — 评温家宝言论1 -- 响水湾

共:💬256 🌺452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守成可以,应变、或开拓就勉为其难了

难免要仰望星空了。

前期,四平八稳,取消农业税等,都是在朱的盈余财政下自然实行的。

几次大灾大难,如SARS、地震等等,表现的挺像一个平民总理的样子,很得民心,当然,也是因为,以前的官员都不会秀。

什么让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坛上标新立异?

煤矿出事,到汶川救灾,从屡次给楼市降温不成,到推行医疗改革失利中国总理温家宝迄今给人留下勤政但无效的印象。但最近这个低调的中国总理忽然屡屡发出高调的声音,同中国高层政坛形成鲜明对照。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者辜学武提出,关键是在中国现行体制事实上要面对社会利益多元的条件下,各种政治人物必须更多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来动员自己需要的力量。要这样做,各种政治人物就必须彰显自己的突出个性。薄熙来可以营造红色治国者的形象;胡锦涛很在乎保持深藏不露的震慑力,等等。温家宝自己政治门派底子不厚,刻意经营亲民勤政的形象,可以理解。不赞成如此解读的香港政治评论家蔡咏梅提出,温家宝营造的与其说是勤政爱民,莫如说是无可奈何这样分析也得到戴晴的支持,戴晴认为:温家宝致力于传递自己无能为力的信息,也是希望给自己身后留下一点清誉:我尽力了,至于利钝成败,不是我温氏一人力所能及的。长期研究中共高层操作的金钟没有反驳这样的分析,但他补充提出中国高层政治人物和各种经济实力的结合,也是温家宝最近表态的背景之一。无论推行什么经济政策都举步维艰的这位总理要面对尾大不掉的新格局,无可奈何,也在情理之中。金钟说:"不同的利益集团,现在是中国大陆的一个突出现象,当然跟八十年代的派系比较偏重于政治路线的一种分歧,的确是不一样。温家宝的太太跟他的儿子也是有问题的,那当然温家宝他很清楚。像朱镕基,江泽民,李鹏,他们的家族都是代表或者控制了不同的经济领域,能源啊,金融啊,电子业啊。我想温家宝也好,胡锦涛也好,他们在反贪的决策上面,对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肯定是有所照顾的

但遇到国际突发情况,特别是金融危机转为经济危机时,自己六神无主,只能仰赖身边智囊,身边的几位官办经济学家、技术官僚等,看到欧美出现那么大的窟窿,也不思量下中国实际情况,立马把美联储的政策中国化,反正跟着大流走,即使错了,也有超级大的借口推脱掉,但作为经济学家可以这么讲,作为总理就得自己斟酌了,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了。此时打压房价是蓄洪,防止洪水外泄[链接出处

国家去年发行了大量的货币(都怪饭缸那个鸟人,夸大金融危机),其货币发行增量创了历史记录, 而必然造成两位数的通胀, 引发更大的危机. 但还好, 这些钱基本上都去炒房地产了, 被房产的大海绵吸住了, 还没有冲击到其他领域, 这就是所谓的密糖效应。

这次突然袭击, 就是为了把大量的热钱锁定在房子上, 然后一把消灭, 相当于几万亿虚拟资产没有了, 防止了这些钱冲出来, 冲击其他行业, 保持可持续的平稳发展.

去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资金放出来呢?应该说国家谨慎过度,也是被美国吓的,要是晚一点,等国际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再探探底,中国再去收购的话,那几乎可以达到忙总所讲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

什么力拓、铁矿石,那中国几乎都可以掌握定价权,也可以入股,收购一些技术公司也不在话下了。

但是,由于国家智囊层面,缺乏担当;害怕惹事,惟恐天下大乱,而且,也学着西方人云亦云,恨不得直接把美联储的政策报告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字、翻译成中文交给温家宝邀功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