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重拳之下,房地产为什么跌幅那么小?他们想干什么? -- 程不悔

共:💬42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假按揭一般是开发商在做

开发商找一批身份证(员工或其他人的),与银行合谋,把未出手的房子以个人的名义向银行按揭套取现金,身份证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还有一些好处。以前房子销路不好时,开发商借此法回笼资金,销路好时借此法自己拉抬房价,回笼资金,并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但这些房子基本都要走“退房、二次销售”的路子。后来房屋销售要上网公示,退房过多的要被查,这种方式就少了,于是开发商就找炒房团解决资金问题。

你举例的似乎是开发商和银行之外的第三方假按揭炒房,这个只能说不太常见。个人行为要受很多的约束,没有开发商那样的能量。费用也比较大,比如过户前要全额还款,过户要评估(按揭评估费好大一笔,中介方和银行方要各评估一次),签约要双方(包括买卖双方,已婚的还要夫妻双方)到中介或房屋产权管理部门签字。所得税一直有,原来是差价的20%(未住满5年,记得改过一段时间2年,现在又回到5年),现在是差价20%或总额的1%,外加营业税5.6%,契税印花税等等。(开发商内假按揭内部退房,这些费用基本是没有的,操作流程也快很多)

而且从房价3000开始炒到20000.这个时间跨度有10年,资本运作时间这么早,跨度这么长,个人感觉不太可能。想来你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有这样的炒房方式,但是时间、价格、收益等数字是虚拟的,不是重点。

总之,第三方的假按揭是有的,但收益比不上开发商假按揭的收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