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毛,和父亲聊了几句 -- 小白5870

共:💬121 🌺35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始终不知道伤痕文学的大体列表

外链出处

这个是wiki上的连接。平心而论,这些东西看过的不多(包括几部是改编成电影的),有深刻印象的也不多。主要是自己没有在成年时候经历文革。里面名气最大《芙蓉镇》也没有什么印象了。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八十年代初期,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北影和八一同时看重,都派出了自己比较强的阵容拍了一部。在同时由两个电影制片厂拍一片子这个是很少见的。

这个列表没有列出的,比如电影《天云山传奇》,如果这个也算,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感动的。《牧马人》质量也不差。这些作品说党会犯错误,但是相信党会改正错误。普通小老百姓虽然受尽磨难,但是还能表现出忍辱负重的觉悟。所以党和政府能接受,民众也能肯定。《苦恋》没有看过,但是里面那句“你爱祖国,祖国爱你吗?”太有名(跟《牧马人》里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差太多),确实出得太过,所以被批判。80年代相继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里面就有一些伤痕文学把反思文革上升到对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的否定要批判的。

我同意你说的,伤痕文学从内容来说没有太多造假,但是80年代太多的作品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有些基调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时代过去了,伤痕文学的主题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个跟伤痕文学“骗不了一时”没有什么关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南巡以后,有太多的新事情可以关注,纠缠几十年前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意义。

90年代在一个干部家里看《中流》,这是响当当的左派刊物。里面一篇东东警惕对群众思想教育不足,说《细说乾隆》收视率比同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影视剧收视率要高,要注意了。可见群众的喜好跟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并没有直接关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