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子的“愚民” -- 魂与梦

共:💬11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老子的“愚民”

老子的“愚民”

后代研究老子的人,有一个避不开的话题:老子是否主张“愚民”?反对他的人从来就把这作为老子的一条主要罪状,拥戴他的人也往往无以措词。

老子“愚民”的最明显的“罪证”,是在第六十五章。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在讲老子是否有罪之前,我想先谈谈老子的“智”和“愚”的概念。我们先看看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这里,老子是把“圣”、“智”、“仁”、“义”,和“巧”、“利”一样,作为一种反面观念提出来的。换句话说,老子认为“圣”、“智”、“仁”、“义”和“巧”、“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尽管老子在全篇著作中不断地肯定“圣人”(在这儿,圣人是有修养、有道德的人的代名词),但同时,他也对那些为私欲、为一己之利的所谓“圣”、“智”、“仁”、“义”表示了深恶而痛绝的态度。

这种观念,并非只有老子有。即使是现代,我们不是也对那些只为个人私利的小聪明嗤之以鼻吗?

给大家讲件亲身经历的事。八十年代,我出差,回来时在湖南怀化车站买火车票。别人都在好好地排队,队也并不太长,十多个人吧。但就有那么两位不想排队,其中一位还用上海话(不好意思,又提到上海了。)教训同伴说:“迭种排队的全是憨大!头子要活络点。”他们可能是以为那个地方不可能有人懂上海话,有些肆无其惮,不想正被我听见。于是我故意咳嗽了一声,并且对他们怒目而视。他们明显发现我听懂了,又见我似乎是个“干部”,没有再进行这种聪明的活动,悻悻地到后面当“憨大”排队去了。

正如仁义有真假,智也有大智(为他人)和小智(为自己)之分,像我刚才描述的那种“智”,难道不应该“弃”,能用于治国吗?

可惜的是,几千年来,我们教育子女,治理国家的,实在不乏这种小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至今仍是相当一部份人信奉的信条!从这个意义上看,提倡“将以愚之”,实在是件大好事,这才是真正的爱民之举!

另外一个较多提出的罪证,是《老子》的第三章。其中老子写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可就更是误会了。在这儿老子谈的是“圣人”(这儿的“圣人”是肯定的)的治理之道。他用修炼时的方法来作比喻:在修炼时,我们要清心寡欲,心要空(万念虚无,千万不能有私欲。);腹要实(气归丹田);志要弱(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左右万物);骨要强(要有健壮的体魄)。这样的治理,能使大家都无私无欲,于是为私欲的“智”就不敢为也。这也就是那些视别人为“憨大”的人不敢去插队的最好写照!

所以在给老子加罪之前,最好先多通读几遍《道德经》,在理解他全部哲学观点的基础上,对他在某个地方用的某个词的真正含义作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再定罪才显得较为公允。

关键词(Tags): #老子#愚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