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牛犊斗虎:简评南海本田车厂罢工事件 -- 包子1971

共:💬8 🌺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工人表现的点滴思考……

工人表现的点滴思考……

这次罢工的首要目标是日常改良:提高收入。与无数阶级兄弟相仿,南海本田工人对低薪的反应,惯常限于忍耐、辞职或向厂方与工会申诉。与珠三角的众多中外商贾相仿,本田大量接收技校生「实习」降低成本5。「实习」期限漫长多变(从半年到一年半),换来寥寥几张钞票。除非找到宣泄出口,累积的不满无法原地蒸发。高强度的血汗压榨,让爆发式反抗不可避免,时常只需搅乱旧生活的一个刺激信号。

近年来,执政当局日益重视以法律及其它途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6(副总理李克强)。朝廷的相关思路,既含拓宽内部市场的意图,更是遏制劳工运动升级的绸缪之举。但嵌入统治机器的优化零件,不止一次扮演过崩解整个系统的丧门钉角色。套用有产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警句,可谓「剥削秩序处于险境的时候,往往是它自我改良的时候」。今年5月1日,佛山市最低工资标准升至920元。本田的对策是玩弄「减补贴加底薪」数字游戏,总收入纹丝没动。老板笑了,苦力火了。

投入行动的本田工人,带着「无产青年军」的全部长处与弱点。他们中间入厂数年的「前辈」,多半有过「独资外企体面营生」的梦想与幻灭。眼看同厂日籍工人「挣大钱」,他们心中不平。他们更意识到「本工厂每年盈利以十亿计,这是我们工人辛苦劳动的成果」7,向老板劈头索要应得报酬。对他们来说,起而抗争顺理成章,相关经验却普遍缺乏乃至一片空白8。他们身处劳苦大众基层网络极度萎缩的时代,难免困守「同乡」一类原始社交圈。他们利用新潮通讯手段协调互动,设法防范自身轻易曝光受害9,却终归稚气少谋。他们警惕官府,但指望、信赖乃至迷信传媒10。面对凛然不可侵犯的跨国巨怪,他们忐忑不安,仍每每竭力维护起码自尊(《不停工承诺书》风波)。他们的勇气远非无限,可落难同伴的遭遇总能唤起朴素的阶级团结。他们恐怕不知「苏维埃」为何物,但无师自通地按生产原则选举数十位谈判代表(均为一线操作工)。综观九十年代以来的国企社保维权运动,它几乎总散发着「泪眼忧国盼除奸」的暧昧气息。反观本田工人,自始至终体现了就事论事的专注精神。部分工人代表——至少口头上——鼓励本厂间接雇工(外派送货员)并肩战斗,更直言「我们也关心整个国家工人的权益」11。

复工·调停·谈判:点滴思考之续

各国经验表明:长时间无所事事与焦虑期待,会令罢工者趋于疲惫消沉。十日坚持,本田工人未必耗尽精力,但官资围堵与四面无援实在折磨神经。5月31日的复工现象,说明后劲已衰。「工会人员」撒野打人,使局面微妙波动。接踵而来的调停、「暂时生产」、工人代表团散发《公开信》、「中立学人」介入谈判及罢工落幕,令许多工友难免心有疑问:流血冲突后,或许该死扛到底?接受上层调停,对谁有利?终场谈判的结果,深层含义何在?再次罢工,是否明智?

斗争先贤告诫我们:当工人集体处于下风难以为继,应考虑及时「正式中止罢工,让被打散的部队带着荣誉感复工」12(美国赤色工运活动家福斯特)。孤军奋战,意味着本田工人不宜久拖。无论多数群众是否一时愤激,无论经理高管是否又有动摇,敏锐的「罢工委员会」13应果断收拾残局,避免反复纠缠陷入被动。退一步讲,假设多数工人及代表坚执己见多切老板几块肉,就应维持停产现状。罢工是无产者的主要有效手段。主动扔掉兵器(或因副作用过大,忍痛收起),还指望敌将滚鞍下马?简直自欺欺人。换句话说,所谓三天缓冲另行磋商完全是资方得利。从阶级角度出发,工人代表应全力避免配合老板忽悠工人。即便代表满怀真诚,心存侥幸仍会误导工友。报酬福利的讨价还价中,向雇主无奈低头不可怕,哪怕服软认输也非致命一击。东家离不开工人,下次再较量。让大伙错认复工后「还有得谈」、自缚手足生怕举动过激惹毛了谈判对手14——以上诸般表现,说明相当部分工人及代表对「大人物的诚信」与若有若无的「媒体同情」,不无幻想。更确切说:南海本田工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文士名流、老板阶级(同样作为一个整体)及国家后台,还抱有本质幻想。

假设少数斗志尚存的职工再度勉强罢工,则意味着劳动集体的分裂和迅速溃败,给光荣诗篇留下糟烂尾声。万幸,这一阴暗选择甚少可能。原代表团成员轻易不会再挑战资方,而敢于正式曝光的积极分子毕竟有限。毫无干部储备的少数派(如果存在少数派)群龙无首,很难兵行险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