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共:💬2898 🌺24009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才和国力是一个正反馈循环

谢谢楼主的回复和送花。

我归纳一下你的论点,如果不对请指正:人才靠资金和环境吸引,资金和环境靠国力,国力来源于国家博弈(我以前简化为金融+战争)。所以国家博弈是因,人才是果。

我前文的观点则是说,整合人力资源(包括移民和非移民)的能力,人口基数,以及培养人才的基础设施是因,国力是果,国家博弈是国力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基础设施发达也是国力强盛的一个表现形式。所以,国力强盛,培养和吸引人才的能力也会跟着提升,国力就会更加强盛。对于人口基数多的国家,这样的正反馈(或者说“累积因果”,请参考网上的名词解释)如果能持续循环,几十上百年下来,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世界大国。现在的金砖四国概念: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我认为都处在这个通往超级大国的正反馈循环阶段,只不过进入正循环的时间有长有短,基础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

国家博弈和国力之间也可能存在这种正反馈循环,所谓以战养战是也。古罗马,秦国,英国和美国的超级大国之路就充满了这种正反馈。我的观点是,这种循环比起上面那种循环,收益更高更快,但风险也大得多。前车之鉴,远有日本(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挣得盘满钵满,最终在二战中输得一干二净),近有美国(越战,第二次海湾战争)。

所以我和楼主的分歧在于,我认为国家博弈是国力的表现,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国力的主要来源。

以此分析中国的大国之路,最大障碍或者说比其竞争对手的最大差距,我以为不是所谓的国家博弈能力,甚至也不是基础设施,而是前文所述的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

如何整合人力资源?这个学问太大了,不是我这里的一篇短文能回答的。但是从小的方面来看,我觉得如果大部分中国人能像大部分美国人那样:

- 基本说同一种语言(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方言差距小于北京话和天津话的区别);

- 可以在国境之内随意流动而不需要办理任何强制性登记手续;

- 看的几百个电视台都归屈指可数的几家集团公司所有;

- 从小被教育或者被法律强制不得歧视弱势群体(个体的,私下的歧视法律不管,但不能有制度性的,系统的,公开的歧视);

- 参加的基础教育系统不以培养精英为目标;

- 有一个价值观而且积极的对外输出

那么凝聚力庶几可以慢慢达成。

--

p.s. 时间有限,不再一一回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