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不爽中医理论的无厘头,彻头彻脑的瞎扯蛋。 -- 隔路山贼

共:💬260 🌺285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找个链接打脸吧

我不是中医科班,不过也实在看不得lz这种自说自话胡乱猜测的帖子。象虽远这样引用了一大堆医学术语来挑战中医的,我只能看着,有疑问的时候小心问一声,不过对lz这种完全没有专业研究和论证,只是自说自话的帖子,倒是很容易就能够找到打脸的材料。

中医基础理论

好了,正如你帖子里所说,“说的话一点余地都不留,错了就错了,想狡辩都没戏”。你下面这些胡说八道都可以自行回收了。如果想挑战五行理论,你可以去教育部或者卫生部,用不着在这儿“猜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教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等专业(本科)使用。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融自然、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医学科学体系。中医学理论是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其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医学模式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学术特色和优势。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教材在内容上,其核心部分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立足于反映中医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又增加了体质、脏腑病机等新内容,以保持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延伸部分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从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予以适当地介绍(用小字排印),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教材的形式上,也努力吸收国内外教材形式研究的新成果,各章除正文外,设【内容提要】、【关键术语】、【小结】、【复习思考题】、【文献摘录】和【主要参考文献】等,以利于学生学习和参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努力把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渗透到教材内容之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中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导论

第一章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第一节 气一元论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第二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形体官窍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精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第三节 病理产物

第四节 其他病因

第七章 病机

第一节 发病机理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第四节 脏腑病机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治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