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河南的教育(一) -- 方解石

共:💬398 🌺29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这种想法太偏激了,不能拿个别人扩展到所有

最大的好处是,我们比他们拥有更紧密地关系,因为我们从高中,大学,一直到现在,已经结成了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至于我们的外地同学,我们就算把他当成朋友,他也不会真正把我们当成朋友.在他眼里,一旦有任何权力,就需要别人无条件服从,他的所有梦想,就是向上爬出人头地.典型的太监心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所认识的人里,完全没有你和xx的这种共同体关系,我们只有利益.

我所认识的河南的,其他地方的,哪里都很少有你后面所说的这种人。只能说是你可能碰上jp了。太监思想,汗。想往上爬的人是有的,我唯一见过的一个是高中同学,当兵的。不过说真的,这种人走不远的。我觉得你想到这点应该可以宽慰。

北京人抱团是真的,不过我觉得北京人很好。我大学交到的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个北京mm,最后一个多月才认识的,但是我们很铁。她很仗义,很直率。她有什么能用到我我肯定两肋插刀。她对我也是。我很喜欢北京,如果你是北京的,我觉得你应该也是那种。你可能没有遇上好的人,但是不能以这个来说就没有好人呢。

我们大学有个北京的哥们,同班同学,也是很仗义很“大老爷们”的。找个女朋友是上海人,工作之后就散了,因为他的大男子主义。但是除去这点他是个很好的人。

这就是我们学校,500多分的好孩子们.更有甚者,1年前要烧黄纸拜把子,1年后就相忘于江湖了,恨不得连个网速都要抢...

叹,年轻人走向社会,都有这个接受过程。社会本来就是个利益集合,但是一年以后连网速都抢。。。是有点匪夷所思。那就不能说是哪里的人的问题了。

您说所谓的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是相对平均程度而言,而现在的现实是,就算是一万个高斯牛顿,又能如何呢?不还是需要有人去富士康,有人去中金所么?还有您所说的门阀,实际上,和官僚集团有何区别?能避免么?5000年来,除了cp执政,那次王朝变换,官僚集团被整个换血了?还是小部殃及池鱼,大部按部就班继续当他的县令呢?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招人也是要学历的。而且往往要看牌子的。因此其实是在剥夺一部分人获得岗位通向更好生活的权利。

况且,历次农民起义,也没有那次是因为科举,大部分是因为吃不上饭,快饿死了.而且,那次农民起义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了?就算是成功了,又有那次,官僚集团被灭了?被灭的,还不是所谓的门阀(也就是拥有过多土地的皇族们,而且都会被屠干静) 所谓的高考公平,更多的只是作出来的.我认识的,200分上北大清华的至少有一打!!!!!!!!!!!

这个支持,但是这个不能得到你的结论。200分上北大清华的我也听到过,是在一张讲经商拉关系的dvd上。我只能说,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慢慢习惯。

文革倒是争取自由了呢?结果呢?从上到下,每一个满意的,到现在,身边最穷苦出身的,分最低的,收入最少的,天天在书店里被当催使的,天天在那骂老毛迫害了知识分子惨无人道卑鄙下流无耻至极!!!这是种什么心态?

文革不是自由,文革是打着革命旗号的封建主义的全面泛滥。但是也是一次对封建精神的洗涤。文革中被打死的被打残的那些人,如果你接触过的话可能体会更深刻点。我大学的时候就听我的老师讲过文革期间被折磨死被折磨疯的大学教师。有一个教师,后来就被折磨的精神不正常了。我后来还见过他,听他那些胡言乱语。而我现在的单位,有一个老师也是,没有人管他,他就那么一个人生活,天天跟学生一起吃饭,住在学生公寓楼。据说他是清华毕业的。我觉得只有真正的去接触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体会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我觉得你的话有点过于表象了。

至于您所说的教育资源,大可以去成人高考,也没人管,那个也不需要户籍,题也简单,能过四级,一样的学位证.照用不误,也无妨.

那个很多单位是不认的,你去考一个我看看。而且那个替考的人更多,按照某些筒子说,生源更不可靠。我就当过成人高考的替考。那个招生学校都是很差的大学,多半人去就是为了弄个大专证的。就业的时候都要有关系。可能在北京的情况稍微好一点。

所以,所谓的高考录取率,压根就是个伪命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绕过去,例如给自己孩子搞个纳米比亚户口,北大清华随便挑.或者是干脆去大城市考个成人高考,以便上班周末去上上课,一样的学位证,学的东西也都几乎一样,还便宜,一年最多3000.

是啊,我也知道你所说的,所以我更觉得对那些十年寒窗参加高考的学子不公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