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绿色低碳狂想曲之二——绿色银行 -- 山远空寒

共:💬14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绿色低碳狂想曲之一 狂想之梦

绿色低碳狂想曲之一

引子:

不知为什么,站在整齐的队伍中,没有人出声,甚至都屏住呼吸,目光呆滞的望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随着人流慢慢的移动,迷迷糊糊的想:

“先生笔下的羊群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些人真傻!

对了,我在这里干什么呢?”

想到这里不由得四下张望,前方不远的地方放着一排像是用来烫头发的机器,旁边的护士将机器的管子插入人脑,一下将人脑吸掉,然后插上电路板。人变成机器,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车间的流水线。

“吸脑!原来是吸脑!”

我吓了一跳,刚才自己的胡乱张望已经引起远处一位穿西装的高大胖子的注意。那胖子看起来像是这里的头儿,他的头很大很大,光头,高鼻梁,小眼睛,大嘴巴,大耳朵,没有胡须,很肥。但和身子比起来,头又显得小多了,好像在橄榄球上放一粒小鸡蛋。腰粗的像酒桶,本来很高,因为胖,看不出腿有多长。深色西装,条纹领带,白衬衫,黑皮鞋。他带着有教养的微笑,站在队伍的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众人木然的走过去,坐等吸脑。

先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心里稍稍有点底气。渐渐的走近,突然向那个胖子发问。他彬彬有礼,缓缓的回答着我,显得很有修養。似乎没等他回答完毕,我就直接说:

“你这是吸脑,我不干!”

“大家当心,不要被他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要保留自己的大脑啊!”

我又大声向那些正在被吸脑和即将被吸脑的人喊叫,胖子显然是恼羞成怒,小山一样的身体向我冲过来。我抓起折叠椅就朝他的腰猛抡过去。他太胖了,椅子打上去毫无反应。我赶紧利用屋子的地形躲闪着他扔过来的椅子,同时一再的向大家呼喊。奇怪的是,不仅那些护士没反应,连那些还没有被吸脑的人也木呐的任人摆布。

在屋里喊没用,找机会冲出屋子。在二楼一个介于大厅和走廊之间的地方,正对着楼梯,摆着一张办公桌,有两位老师带着一群中小学生排着队来登记。我急忙大喊:“不要登记,里面是骗子,要吸孩子们的大脑!”老师愕然,孩子们也骚动起来。

“快跑,快跑,快带着孩子们跑!”我对老师说。

“那你呢?”一位老师问我。

“别管我了,你们快跑,我引开他!”我喊叫着。。。。。。

正文:

先声明,仅是抛砖引玉,仅是“狂想”!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车辆空载,跑了冤枉路,没能创造效益,比如出租车的空载。尽管司机尽量按时间点往乘客多的地方跑,一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空载率。例如:北京的出租车5年前大致就有45%至30%的空载率 。这中间,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信息沟通不对称,造成乘客打车要等,出租车找乘客要空载。空载需要耗费多少汽油呢?根据2005年的出租车数据估算北京每天空载至少消耗500吨汽油。倘若,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沟通比较合理或者畅通的话,出租车司机知道哪里乘客多些,哪里空车少些,或者更进一步,乘客打车时,最有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的出租车可以直接得到乘客的位置,那就可以减少一些出租车的空载,降低油耗,以达到出租车省钱,省力,乘客省心的目的。补充一点,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租车的空载率低有相对地广人稀,家用车辆普及的因素,多数时候出租车都是定点等候,或者接公司的电话订车。所以要将出租车的空载率相对降低,如由30%降低到20%,实现的可能性大一些。

若要达到这个目的,分别由技术、经济、实施方式进行讨论。技术上需要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里信息系统),手机信号定位支持,以目前中国的技术可以轻松做到,几乎没有瓶颈。也许唯一繁琐的是如何在一张大地图上将10万辆出租车的实时移动标注出来。这个可以分区域,也可以分公司,分车队来显示,多架几台服务器就行,开源GIS软件功能很强大,稍加修改即可放心使用,不算瓶颈。广告机的硬件需要根据车辆的电源,空间大小来设计,制作模具等等下来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不过国内厂商众多,成本不高,也并不困难。

那么经济上呢,北京出租车每天大约需要行驶400公里以上(全国出租车平均每天行驶400公里),每天空载大约100公里以上,倘若减少30-50公里的空载,等于增加相应的收入。则司机只需行驶250-350公里即可超过之前的收入,这样使得司机的工作时间更有弹性。当乘客少的时候,司机可以选择休息,当乘客多的时候,司机可以多拉乘客。当司机减少工作时间,增加收入后,有些司机会选择人少的时候多休息(因为即便是开着车到处跑也没有多少生意),这样就可以节省汽油,若每车每天节省3升汽油的话(减少行驶里程30-50公里),6.6万辆车(2008年北京出租车数量)就是19.8万升大约146吨,一年就是51976吨汽油。节省了汽油,司机还能增收。不说全国,单单北京市每年省的油钱就一大笔,倘若算上减少的排放,减少了上路的车辆,减少了交通的堵塞,又增加了一笔收益。狂想到这里,大伙都想知道,要省下5万吨油,需要投入多少呢?也许一分钱都不用!等会说,嘿嘿,要花钱才达到绿色低碳算啥——狂想曲!好意思拿出来跟人分享吗!不错,在下还没从疯人院里跑出来,话说回来,即便跑了,您看完了再抓俺回去不迟!

再说实施方式,为啥要讲到实施方式呢?因为咱们要做成一件事,需要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有足够的利益才行,有些关键位置利益还要够大,不然想法再好,实施起来总是事与愿违。出租车司机不能出这个钱,尽管他们是受益者,若要他们出钱,这事情推广起来就比较慢,而且他们的份钱挺多,再增加他们的压力也不妥当;出租车公司也不能出这个钱,他们出,就要想法子捞回来,最后还是加在司机头上。政府也不能出这个钱,他们不考虑收益,或者没法收回投资也不妥当。那么谁出呢?由政府招标,媒体公司承包出租车媒体经营权——比如5年,而承包之后负责投入上述软硬件设备,达到要求。他的投入由出租车上的车载移动媒体利润收回。(这么高明的主意不是我想出来的,有些地方的政府早就想到且实施了。只是他们只是将出租车内的电视广告经营权包出去,并没有“精准广告”、节油增收的意思。)

说到关键地方了!这个出租车车载移动媒体,不是用无线电视信号传递的视频信号,而是用移动互联网,比如3G。不是在出租车上安一个液晶屏,放点广告,赚广告费,那叫一个没创意。当乘客上了出租车,用手指点选自己要去的地方,查找所需的交通,购物,娱乐,住宿,餐饮,旅游信息(这些信息是与位置相关的,选择西单就是西单附近的相关信息。)这种有针对性的直接有效广告可以被称为“精准广告“。这样的广告不仅对乘客来说,有用,有针对性,对做广告的商家来说也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广告效果大大提高。这样的“精准广告”以每辆出租车每天保守估计以10元广告收益(每车每天10元并不夸张,乘客在出租车上餐馆订座、住宿订房等等,可以有多种经营方式。)这样算下来,一年2.4亿,大致可以包下媒体公司的各种投入。先不提其他的交通管理、安全、应急指挥等社会效益,第一年投资并收回所有成本!倘若3G成本高,可以只使用半夜的时段下载更新。

实际的运行想像方案大致有两个,方案一:

出租车:实时掌握周边的线路哪里空车少,哪里空车多;知道哪里候车的乘客多;地图显示哪调路线畅通;

乘客:有打车的需求,拨打电话后能及时乘车(比如5分钟之内)当拨打电话的同时被手机定位找到大致的地理位置,并在出租车显示器上的地图中显示出来。

管理者:全面掌握全市每一辆出租车的运营状况,位置,是否载客,所走线路等等。

广告运营:当乘客上车后,按照需求查找所需的各种餐饮、娱乐、住宿信息,若没有则提供视频娱乐节目。

方案二:

基本与方案一相同,只是少了乘客的手机定位。管理者与出租车司机只能从地图上得知哪个位置,哪条线路上没有空车,然后自主调配。倘若实现最简单的确认车辆位置、是否有乘客每辆车硬件投入小几百元,其他的成本相对可以忽略。

补充说明,整个系统建成,可延伸的空间很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城市的各种购物信息,各个商场的同种商品比价都可以做到,还能对物资流、信息流、人流进行更好管理。以后还可以为消费者、车队、私家车提供各种查询服务,位置服务,方便市民,创造更多的商机。到时候不仅仅是出租车上的精准广告,还有针对大众的精准广告,精准物流,精准购物,可以说是真正将移动城市落到实处,媒体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由于这个想法其他城市都用了两年或更久,只是没有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没有精准广告和降低出租车的空载率。算是在别人的想法上做了加工,不能算什么真正的绿色低碳狂想。这篇就算是饭前的开胃菜吧!

注释

数据来源网页: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小明说,北京出租车的空驶率45%左右。换句话说,每10辆出租车中就有接近5辆在空驶。而对出租车司机来说,就是每天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空驶。刘小明在给出这个数字后还表示,国际上合适的空驶率应该在20%左右,这样北京还有25个百分点可以有所作为。而在2007年北京市出租车全部更新后,每天又将至少增加耗油逾200吨,其中空驶耗油也会相应增加。

  而拥有大庆的石油大省黑龙江,每年生产汽油390万吨,北京全市出租车一天“空跑”掉的500吨汽油,相当于其每天油产量的二十分之一,经济损失以目前油价计算在140万元以上。(2005年5月21日的新闻稿)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