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幕末萨摩藩藩政改革简考 -- 五藤高庆

共:💬16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幕末萨摩藩藩政改革简考(终)

[size=5]齐彬的野望[/size]

齐彬自任萨摩藩主后,萨摩藩进行大量改革,实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推动幕政改革派的推手。所谓幕政改革和之后的幕政改革派形成于佩里来航后,其主体是岛津齐彬、松平庆永、伊达宗城等外样大名。这些人在锐意进取的幕府老中阿部正宏支持下企图对传统的幕政实行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想以外样大名的身份参与日本政治的决策。长期以来,由于幕府的打压政策,外样藩国力量衰弱。实力无法与幕府那些实力强大的谱代和亲藩相比。其政治地位很低。然而到了幕末期,由于外样藩国率先实现改革,实力大为增长。而传统幕府政治的基石——亲藩和谱代藩国则因为因循守旧(碍于身份而难以提拔下层的有才之士)而陷入严重的困难。而幕府本身在外部压力面前表现的十分无能。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实力的改变使得外样藩国开始要求改变自身的政治地位。对政事有更大的发言权。特别是萨摩藩这样的外样藩国,更希翼改变传统上饱受歧视和防备的地位进而来统帅日本,引领日本成为大国,这种希翼就是齐彬推进改革的源动力。齐彬任藩主后,首先借助重豪时代打下的基础,大力对幕府进行游说。和其他幕政改革派联手共同推动改革幕政,废除过时的政策。其次大力提拔有才华的下级藩士。组成精忠组,登用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伊地知正治,有马新七等藩士。最终通过调所时期的累积和齐彬本身的发展,萨摩藩的财政状况相当不错。因此齐彬大力支援其它有意改革幕政的人,送钱送物大搞串联。在他的影响下,幕府解除了以大船禁令为代表的许多落后政策,标志着齐彬的发言权大大增强。在齐彬的努力下,幕府内形成了以德川齐昭为首,岛津齐彬、松平庆永、伊达宗城和山内容堂“幕末四贤候”为辅而结成的幕政改革派,以公议政治,武装开国为宗旨开始参与幕政。

幕政改革派的首要改革是海防整备,自弘化年间开始起,西方列强为了打开日本的国门,对日本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西方的冲击或以劝告,或以威胁,给旧有的锁国体制带来极大震撼。故幕府内部开始出现了海防强化论,强调强化海防,抵抗西方列强的冲击,维持幕府政治。德川齐昭就是海防强化论最坚定的信徒。当时作为藩世子的齐彬,虽然是开国论者,并不十分赞同海防强化论的最终目的——维护传统的幕府政治,但是他赞同强化海防来抵抗西方的入侵。而且,如果海防强化论得到通过,齐彬就有理由以海防建设的名义在萨摩藩进行西式改革,建设洋式工厂。故齐彬倾力支持海防强化派的意见。在他和阿部正宏的支持下,幕府最终同意让齐昭成为海防参与。标志着幕政改革派进一步的掌权。时间到了嘉永六年佩里来航后,幕府痛感海防虚弱,海防强化论吃香。于是齐昭的权力得到了扩大。与此同时,阿部正宏以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为由,大力介绍外样大名进入幕府,同时以强化海防为名,启用了许多新人才(如永井尚志和胜海舟)。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幕政改革派对幕政的掌控。幕政改革派得势后即开始了所谓的“安政幕政改革”。安政幕政改革的目的完全是强化幕府脆弱的海防以求抵抗西方列强。其措施有1、取消大船建造禁令。2、要求各地进行炮台建设。3、兴办陆海军,开设讲武所和长崎海军传习所,引进西方先进武备。4、开设番书调所,聘请兰学家翻译西方书籍,掌握西方的军事情况。5、吸收和提拔各藩精通西洋事务之人。齐彬在以上的改革中出力甚多,例如大船建造禁令的取消,就是他和齐昭联名上书,以日本船船小力弱,不能抵敌黑船为由而请求取消,最终获得幕府批准的。在炮台建设中,齐彬也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向各藩传授技术,又如水户藩的海防建设中需要的反射炉,就是萨摩藩派出的技术人员帮助建设的。齐彬还大量组织人员前往讲武所和传习所进行交流学习。还献上了藩自造的船只给了幕府以建设海军。一时间萨摩藩在幕府里地位大大升高。俨然可以和谱代大名平起平坐。在外交改革的同时,已经继承藩主位子的齐彬在藩内进一步推进人事改革,齐彬为了报答萨摩藩中下级藩士对他上位的支持,大力提拔中下级藩士中的人才。齐彬提拔了在下级藩士内口碑极好的肝付尚五郎。让他成为萨摩藩名门小松家的养子。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尚五郎即日后的萨摩名臣小松带刀。小松带刀为人随和(经常在秋收时举行的相扑比赛上和身份低微的农民一起饮酒取乐),而且唯才而视,极得中下级藩士之心,在他的推荐下,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有才之人纷纷为齐彬所认识和提拔。成为他的宠臣。下级藩士的被提拔意味着着萨摩藩的封建身份界限被打破。是萨摩藩乃至日本近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志。

[im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

萨摩藩改革派首领小松清廉带刀

幕政改革派掌权触动了幕府内以谱代大名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利益,促使其联合起来准备反攻倒算。同时,改革派内部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改革派本身力量的发散。德川齐昭和另一个改革派大名松平庆永坚持攘夷理论,最终目的是要与西方开战来完善锁国体制。而岛津齐彬则是开国论者。其最终目的是要消除锁国体制。因此导致改革派的内部团结很成问题。其代表问题就是改革派要人往往率性而为。例如德川齐昭,1854年幕府在外界压力下被迫和美国签订不平等的《日美和亲条约》。虽然条约内容中的不平等问题并没有立即显现。然而齐昭仍然因不满幕府和外国人签订和约,愤而辞职。另一个表现是在1855年10月2日发生的安政大地震。改革派的旗手阿部正宏借助地震原因(古人认为地震是上天的警戒)执意辞职(很可能是被守旧派逼迫而感到心力交瘁)。换上了能力较差,出身较低的新老中崛田正睦,使得改革派一下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支持者。改革派内部的混乱给了守旧派很大的勇气,很快他们就推出了自己的领军人物——谱代中的名家彦根藩藩主井伊直弼。在井伊直弼统帅下,守旧派很快就找到了对改革派发难的借口——将军继嗣问题。

自十二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庆病故后,幕政就落入了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手里。然而家定是出名的身体虚弱,而且传闻他举止奇异。因此家定被认为是病弱无能,在幕府内部实际上并无权威。而且家定无子,立嗣问题就这么出现了。因此幕政改革派和守旧派也就因立嗣问题而被划成了一条派和南纪派。改革派企图保持并扩大既有的权力。所以他们支持御三卿一条家家主一条庆喜为下一代将军(庆喜是改革派领袖德川齐昭之子)。守旧派意图夺回权力,自然针锋相对,成立了南纪派。提出以御三家纪州藩藩主德川庆福为继嗣的建议。两派开始为求拥立之功而进行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作为改革派重要成员的齐彬也自然也无法逃过这场政治斗争中来。

继嗣问题的第一回合较量是改革派的胜利,在齐彬和松平庆永放出庆喜即位的风声后,马上遭到很大阻力。当时幕府大奥对改革派首领德川齐昭极为憎恶(齐昭曾经作风不检点,而且建议削减大奥费用)。因此对改革派也连带着进行抵制。然而齐彬却想出来了一个萨摩藩常用的战术——婚姻。时任将军的德川家定妻子早逝没有再娶。所以齐彬就在这个上面动起了脑筋。齐彬将岛津家一门四支的今和泉家的笃姬收为养女,想让她成为权力极大的幕府御台所来平衡改革派在大奥中的阻力。于是齐彬派出以西乡隆盛为首的一批藩士开始在京都搞串联。他本人也亲自游说当时的五摄家之首近卫家帮助。在近卫家主近卫忠熙的帮助下,1856年笃姬和德川家定结婚成为御台所,大奥的反对声也随之减弱了。改革派取得先手。而守旧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马上筹划反扑。这时,另一个问题参杂了进来,给了守旧派以绝好机会,这就是条约签订问题。

条约签订问题是和将军继嗣问题一起浮上来的。佩里来航后,随着日本国门的渐渐打开。取得初步胜利的西方列强马上开始扩大自己的胜利成果。最早敲开日本国门的美国在这方面最为积极,迫使日本签订了《日美通商修好和约》。和约本身的内容标志着锁国政策的必然结束。然而作为延续了200余年的祖宗成法。幕府改变该法在法理上是不能避开京都朝廷的。尽管传统习惯上朝廷不可能对幕政说三道四。但由于幕政改革派的改革削弱了幕府统治的基础,特别是使幕府权威衰退,无形中提升了朝廷的威望。而此时的天皇孝明是一个极度厌恶外国的人(一生不曾见一个外国人),是坚定的攘夷论者。特别是在意识到了朝廷权威的提升后,其行动力大大增加。而形势的变化是现任老中崛田正睦所没有意识到的。崛田老中仍然以为奏请朝廷是走过场。自信满满的向朝廷请求旨意。而孝明天皇则一反传统,拒绝给予谕旨。一下将崛田老中和幕府扔进了极度尴尬的境地里。

崛田正睦请求谕旨失手给了守旧派很大的机会。因为崛田正睦虽然赞同开国,但是他并不喜欢守旧派。他的中立态度是横在守旧派面前的一个障碍。申请谕旨失败事件不但暴露了崛田的无能,还重挫了幕府的声望。于是幕府内部要求拥立大老的呼声响了起来。这种呼声指责崛田的无能,希望能任命权力更大的大老来制伏朝廷。守旧派是这种呼声的主要拥护者。根据这种呼声,当时病弱的家定因无力处理政事,而决定任命一位大老来全权负责处理各种问题。1858年4月23日,守旧派首领井伊直弼被任命为大老。守旧派取得重大政治胜利。

井伊大老甫一上任,就免去了崛田正睦的职务而大权独揽。随后直截了当的和美国签订了和约,表达了对朝廷的蔑视。然后开始收拾改革派。改革派幕府官员被纷纷免职或降职(如川路圣漠和永井尚志)。并打击讲反话的幕府官员(如板仓胜静)。到后来为了更方便揽权,连可能造成妨碍的自己人也打击(间部诠胜和太田资始)。幕府内人人自危,不敢有任何反对声音。井伊大老的做法,得罪了各方势力。于是朝廷发出了密旨,鼓动改革派起来造反,打倒井伊大老。结果事机不密,被井伊得知,于是井伊借此掀起了安政大狱,对改革派进行了彻底的清洗。改革派的政策被宣布为非法,从事宣传和串联活动者不是被砍死就是被追捕。就连改革派诸大名也悉数被查。不是蛰居就是谨慎,全数遭到处罚。随后在井伊的鼓动下将军家定宣布以德川庆福为后嗣。事实上宣告了改革派的彻底失败。

齐彬对于改革派的失败无比愤慨,对于井伊的做法极度痛心。于是愤怒的齐彬制订了率军上京的计划。齐彬计划统帅5000藩兵上京都,拥立朝廷以武装打倒井伊。然而齐彬出师未捷身先死,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于7月16日暴病死亡。享年50岁。在丧失了一代雄主齐彬后,萨摩藩锐气顿减,藩政落入前藩主岛津齐兴之手。齐兴坚决拥护幕府,不敢跟井伊大老对抗。本人老迈无用了不说,还大肆整顿藩内的齐彬派志士。萨摩藩顿时暮气沉沉,齐彬一番心血付诸东流。

[size=5]

萨英战争和再改革[/size]

[im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

萨摩藩最后的改革者岛津久光

岛津齐兴在掌握藩政后不久即以高龄逝世,藩政大权落入岛津久光的手中。作为原来与齐彬争夺位子的对手。久光本人最初对于齐彬的改革事业实际上并不热衷。但是久光也无意全盘废除齐彬的政策。原因是首先齐彬时期齐彬对于久光派较为宽大,没有实行大范围的诛连和连坐,从而分化了久光派。其次齐彬在藩内已经培养出来了一个势力很大的改革派。第三齐彬也确实使萨摩藩从一介偏远乡下的大名一跃成为世所公认的,能够影响幕政的强藩,这些条件使得萨摩藩内的舆论导向倾向于齐彬。事实上,齐彬为萨摩藩长期的精神动力——即摆脱自己的穷困地位,成为公认的强藩,指出了一条道路,即以积极参与幕政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确实使得萨摩藩国威远扬,使得这种理念成为了众多萨摩藩士的一种共识。这种意识如此强大,使得即便身为反对派的久光也不能免俗。事实上久光上任后,依然对改革派的力量予以依靠。通过小松带刀提拔了改革派的大久保利通为宠臣。通过他继续进行外交工作,但是久光身上依然有很多的保守色彩。这表现在久光对于齐彬的集成馆事业的态度。虽然没有强令废除,但是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得这些并不盈利的工厂难以为继。最终因为赔钱过多而不得不大量歇业。例如萨摩藩的种种科研事业。而即便盈利的产业,因为放任自流,也纷纷陷入衰退。例如萨摩藩玻璃制造业,由于失去支持,虽然盈利甚巨。然而不能抵挡人才的流失和藩财政的索求而大规模衰退。甚至陷入只有5名雇工,玻璃炉悉数熄火的困境。集成馆事业在齐彬死后遭到大规模缩减,仅军工产业予以一定的保留。久光的保守性还表现在他对公武合体理论的热衷。公武合体理论实际上并不是对旧式封建政治的彻底摧毁和刷新。虽然含有公议政治的内容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个理论更多意义上只是给了外样强藩和幕府同样的地位。实际上可以说是将幕府的独裁改为寡头政治。这实际上只能作为达到近代日本的一种临时措施而已。后来的操作中也证明了此理论的空想性。然而久光仍然没有认同到这一点,他心中依然是一种变异的幕府政治而非近代政治。这一点正是他固有的守旧性所决定的。

然而公武合体政治的推行,鼓动了一批人也惹怒了一批人。激进的攘夷派一直对于公武合体横加破坏。而萨摩藩本身对于攘夷论事实上也很热衷。首先作为一个有着对抗中央政权的传统的藩国,萨摩对于各种外来干涉都有些警惕心理。而且齐彬的武装开国论对于攘夷派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幕府对萨摩藩近百年的打压,已经培养了萨摩藩士对于幕府的仇恨心理。很多激进的萨摩藩士与其说是仇恨西洋人,不如说是仇恨幕府而挑出来攘夷这么一个借口好来反幕府罢了。而此时通过压迫幕府而提高威望的朝廷,对于其用以压迫幕府的借口即攘夷有了一定的依靠性。作为朝廷领袖的孝明天皇态度十分明确,谁在攘夷问题上表现的更加激进,谁就更受朝廷的青睐,也就在接下来的可能出现的改革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因此表现的更加激进的长洲藩受到孝明的青睐。后来出现的四奸二嫔弹劾事件,标志着萨摩藩在朝廷中势力的衰退。

随后萨摩藩在外交战线上遭到了又一场失败。1862年8月21日。生麦事件发生,导致萨摩藩和英国关系恶化。英国派出战舰四条,前来萨摩藩交涉。由于交涉中出现了问题,亦由于久光和大久保利通出于对己方实力而摆出的强硬态度,导致英国使用武力来夺取萨摩藩的船只。萨摩藩遂发动反击,1863年6月27日。萨英战争爆发。萨摩藩出动岸炮80门,对抗英军四条战舰。经过一天激战后,英军因准备不足,并受到萨摩藩打击。不得不撤退回港。萨摩藩虽取得军事胜利。然而萨摩藩遭到及其严重的财产损失。由于英军火炮射程很远,而且由于萨摩藩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果英军火炮不但击破了藩城鹿儿岛的城门,还大量落在原集成馆地区内,引发巨大的火灾。集成馆基本被烧毁。萨摩藩多年积攒的海军和炮台也损失殆尽。这是萨摩藩近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最大一次挫折,但是这也推动萨摩藩近代化进程的又一次进步。通过萨英战争,久光和萨摩藩认识到了欧美的强大和自身的极度不足。经过齐兴、齐彬两代人的努力后的萨摩藩,虽然可以日本国内称雄,但是比起西方仍是枪炮不如人。通过两代人的努力,也仅仅获得了一次惨胜而已。这个事实迫使萨摩藩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政策。久光也终于认识到了集成馆事业的意义。于是就在战火刚刚消去,灰烬犹温的时候。久光开始了萨摩藩的再改革——重建集成馆。

萨英战争惨胜后,痛定思痛的久光马上改变以前的政策,一改原来对西方的漠视态度。开始主动和西方接触,也开始重新启用原来齐彬派的藩士。久光主动派出使节去江户向英国公使谢罪请求原谅。英国为萨摩藩的奋战所惊,也同意和议。于是两方达成谅解。然后久光在大久保的推荐下,开始重新启用西乡隆盛等藩士。继续萨摩藩的改革以增强国力。由于萨英战争给了大久保和久光太深的印象。因此萨摩藩在缓和了和英国的关系后,急欲向英国引进先进的武备和知识。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兰学又成为萨摩藩内的流行学术了。1864年6月,久光宣布成立开诚所藩校,作为专门的兰学学校配给造士馆。初代讲师是中滨万次郎和兰学者前岛密。开诚所的设立标志着萨摩藩兰学研究的再兴。尽管这所藩校存在时间较短(约一年)但意义仍很重大。由中滨万次郎带回来的西洋经验在这一年里于萨摩藩全面普及,极大地加深了萨摩藩士对西方的认识。使得萨摩藩士的见解获得很大进步。在经过了开诚所的考试选拔后,萨摩藩有了一批(相对于同代人日本人)对西方有较深认识并有向西方学习欲望的藩士,于是就有了一个破天荒的建议被小松带刀送到了久光的案前——由萨摩藩组织藩士出国前往英国考察其制度并引进其先进技术以强国。这个建议之所以破天荒,是因为首先幕府的锁国令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在这时对日本人禁止出行外国还是有效用的。如果擅自出外,很可能遭到严重的处罚。其次攘夷仍然是日本国内的主流舆论之一。任何擅自出国的人都有可能被视作卖国贼。最次仅以萨摩藩一国的薄弱力量,又是战后百废待兴的时候,这时组织人远渡重洋前往西方,对萨摩的国力也是个考验。然而久光却表示予以接受,以显示他变革的决心。而这个提案的提出者五代才助(即后来的五代有厚)也名列留学生名单里,被提拔为留学团副领队(御船奉行)从而受到了重用。于是萨摩藩开始四处联系关系,英国商人格罗弗对萨摩予以了帮助。(五代原来是萨摩藩军舰天佑丸的舰长,他的船舰被英军于萨英战争中捕获,他作为俘虏在船上目睹了英军船坚炮利,大受震动而倾向于开国,后来被英军于长崎释放后,积极和英国人接触而认识了格罗弗)1865年4月17日早晨(此为西历日期),在格罗弗的掩护下。日本又一批海外留学生——萨摩藩留学生团19人(15名留学生,4名带队)改名换姓,在萨摩藩羽岛浦换乘英国船澳大利亚号(オースタライエン号)前往香港,开始了日本第一代留学生的留学生活。

萨摩藩的留学生大多极为年轻(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3岁)而且出身各异(市来勘十郎是下级藩士、畠山丈之助是萨摩藩名门之子、高见弥市则根本不是萨摩藩人,是土佐送到萨摩藩开诚所的留学生)。而且心态也十分不同(畠山丈之助原来不愿意去,是受了久光劝说而去的。市来勘十郎则跃跃欲试。村桥九城则写辞世和歌)但作为开诚所的高材生,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是当时日本最优秀的青年才俊,他们抱有强盛萨摩乃至日本的坚定信念和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因此他们不顾年轻气盛,不顾语言文化的差异,也不顾对外界的恐惧,坚定地踏上了留学之路。萨摩藩留学生团自日本出发,经香港、新加坡、斯里兰卡、孟买、亚丁、苏伊士后下船,坐火车穿过苏伊士,然后经马耳他过直布罗陀海峡。于1865年6月21日抵达英国南安普顿港。日本留学生抵达南安普顿的事情在当地引起轰动,报纸头条报道并摄影留念(照片现存尚古集成馆).

到达英国后,留学生团率先访问了伦敦。当时这座世界上最知名的的不夜之都,让所有留学生大吃一惊。留学生们最开始访问了伦敦郊外的波福特地区的铁工所,见到英国的庞大的工厂和先进的生产方法,深深地为英国先进的铁工技术所折服。他们又见了当时英国的近代农业,为其和日本传统的方法所迥异的技术所爆发出的庞大生产力所惊叹。最后他们进入伦敦后,为伦敦的各种石造建筑,例如大笨钟所倾倒,乘坐伦敦地铁则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最后他们还去了小酒店,享受了异国独特的酒食。这一切都让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震动。最后,在格罗弗商会的安排下,留学生顺利进入伦敦大学,在这所大学内努力学习从近代陆海军学到化学乃至文学等一切学术,像海绵吸水那样收纳着西方的知识。最有意思的是,萨摩藩士居然在大学里,遇见了1863年来前来留学的长洲五杰。虽然此时长洲五杰仅剩三人,而且生活很不如意(当时长洲藩论主流是攘夷,所以没有太多钱给留学生。例如山尾庸三基本上是打工挣学费,还朝萨摩藩士借过钱)。但是萨摩藩士们并没有因为日本国内的萨长对立问题或者说他们属于别的藩国而敌视他们。不仅如此,萨摩藩士还和他们结交成了朋友(畠山和山尾),对他们多有周济。留学生时期的交往,为日后萨长联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正由于留学生时期的交往,这些日后的维新志士们打破了落后的藩国观念,而进步到“同为日本人”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并将这个观念带入了日本。这对于以后的明治维新和新日本建设有着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除了监督留学生学习外,五代有厚和另一个领队新纳久齐(新納久脩)还负责进行引进产业,进行集成馆事业复兴的相关活动。在格劳弗商会的帮助下,五代在英国购入了大批军火(各式长枪如骑枪和炮队用短枪与**如短**总计5410支,双筒望远镜4个,洋书若干),并借此顺利的和格劳弗商会建立起合作关系。从此格劳弗就成了萨长乃至维新军的御用军火商。同时,五代和新纳考察了英国的纺织产业,对英国的先进的纺织实业非常羡慕。而萨摩藩内鼓吹恢复集成馆事业的人中,有一人名为石川确太郎,由于在齐彬时期就负责制定纺织业振兴的计划,因此此时他鼓吹率先引进西方技术恢复纺织行业。石川的意见被久光接受,于是五代跟团出行时还额外奉命收购纺织机械,在萨摩藩创立纺织工厂。五代和新纳在参观了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的各家纺织工厂后,选定了一家名叫普拉特兄弟公司的企业。向该公司购入梳棉机10台、精纺机6台,并订立合同请求公司派遣技师和设计师,负责传授技术和设计工厂。1866年11月,三名英国工程师到达鹿儿岛,开始了工厂的设计和建设。次年正月,纺织机械和雇佣的英国工务长约翰到任。五月,以松冈政人为厂总裁的鹿儿岛纺织所正式落成投产,标志着萨摩藩纺织业的复兴。

鹿儿岛纺织所吸收了萨英战争的教训(木制房屋容易起火),采用石造建筑为主体(这是日本第一次自力建设西式石造建筑,在日本建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纺织所规模也大为扩张,最后有西式纺机(包括梳棉机、开棉机、打棉机和精纺机)150余台。主要纺机采用西式蒸汽动力驱动。纺织所雇佣200余人,每日进行10小时的劳作,每日消耗约棉丝180公斤。产品是白木棉布和缟。其中木棉布出售给大阪商人,缟则留用。其生产效率略高于传统织机(东方棉花纤维短,所以用英国织机只能开到16纱。中等长度的美国棉可以开到42纱,而且很细。长绒埃及棉可以开到60纱。这个效率问题到了1870年才被日本国产的十基纺纱机解决。)

[im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

异人馆,鹿儿岛纺织所聘请的英国技师的宿舍

鹿儿岛纺织所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纺织工厂,它并非齐彬的田上水车馆和中村纺织所那样的实验性纺织作坊。而是真正的、完全采用西式纺织生产方式的纺织工厂。该纺织所一直存在到1897年,衍生出堺纺织所、富冈制丝场等多个纺织工厂。推动了近代日本纺织工业的创立,鹿儿岛纺织所和堺纺织所以及后来的爱知纺织所被成为“始祖三纺织”,是日本近现代纺织业的先驱。现在鹿儿岛纺织所隶属于尚古集成馆,作为日本历史纪念建筑而保留了下去。

[im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

[im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

尚古集成馆机械工场

鹿儿岛纺织所是萨摩藩再改革的最高潮,此后因为战争迫在眉睫。萨摩藩无力兼顾战事和建设而停止了进一步的重建。然而以派出留学生和重建集成馆事业为代表的萨摩藩再改革,给萨摩藩带来了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外派留学生,萨摩藩士不但接触了西方最先进的技术,还衍生了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而重建集成馆,则率先将当时的先进生产方式率先引入了日本(五代还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力切削盘等,后来被大阪炮兵工厂接收),先进生产方式和其配套的理念的被引入,为日后日本的近代化做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础准备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size=5]开创新世纪[/size]

萨摩藩经过从重豪到久光连续五代的改革,终于摆脱了受人歧视的境遇,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的藩国,并且通过外交改革而积极参与幕政。成为当时日本政治中一支不容轻视的力量。在樱田门事变后,守旧派不得不对改革派做出妥协。改革派逐步夺回了幕政。然而,幕府的权威在接连二三受到打击后,逐步式微了。而朝廷的权威则不断攀升,此时已经超越幕府。所以各藩都为了争得朝廷的青睐而努力。然而朝廷的青睐首先为长洲藩所得,萨摩藩被排除出政治之外。情况到了1863年,经过八一八政变方材改变,萨摩藩通过政变打倒了京都攘夷势力。随后久光率藩兵万余人上京,受了孝明天皇的检阅。标志着萨摩藩的公武合体路线成为正式国策,因而轰动天下。八一八政变和久光上京标志着萨摩藩势力在朝廷中的回归。而长洲藩则对失去朝廷的青睐而极度愤慨,决心以武力夺回权力。次年7月19日,禁门之变爆发,萨摩军以勇斗一举击溃了长洲军。立下了禁门之变的最大功劳。其政治地位大大攀升。加上之前齐彬的努力。萨摩藩成为世所公认的大藩乃至日本的代表(1867年萨摩藩曾经以“日本萨摩州太守”的名义出席世界博览会,展品精美,甚至惊动了法皇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特设萨摩藩纪念章奖励给来访的萨摩藩士,标志着西方列强对萨摩藩在日本地位的承认)。1864年正月13日。久光获得圣旨,被指定为列侯参与会议的一员。2月16日。奉孝明天皇旨意。参与会议列侯获得幕府老中部屋出入权,标志着参与会议正式开始运作。

萨摩藩政治地位的升高让久光胆气十足,使他把自己放在了与幕府平起平坐的地位。久光作为参与,一心想通过主导几项政策,以显示萨摩藩的执政能力。然而公武合体的本质,决定了萨摩藩想占据主导权是十分困难的。公武合体理想说白了就是一种寡头政治。然而寡头政治的前提是各大寡头实力不能相差太多。然而在参与会议内,由于幕府的势力的强大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威权。使得幕府势力非常强大加之其余中立派也或多或少跟幕府有种种关系。往往在政事决定上当墙头草。使得这个会议主导权依然掌握在幕府手中。萨摩藩是唯一一个真正想掌握国政主导权的藩国,但是在这个政治体制内萨摩藩只能依靠不稳定的墙头草。所以实际上萨摩藩在公武合体政治内部仍然无法掌握国政。横滨开港问题就是这个情况的表现。前文所述,孝明天皇是个极端的攘夷派,因此对《日美亲善条约》中开设的横滨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下旨要求列侯会议讨论横滨闭港以完成锁国的问题。这在当时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此时攘夷已经被证明全面失败。幕府和各强藩本身也借助和外国交通以获取武器和资金。所以锁港是个极不现实的提案。所以这个提案被送到列侯会议上就遭到了久光的反对。然而时任将军后见役一桥庆喜却以攘夷论的态度鼓动锁港。因为庆喜本人是极度厌恶攘夷派的,所以不言自明这是幕府又一次对萨摩藩的打压。其目的十分露骨,就是要借机打压萨摩藩以明确幕府对国政的主导权。这自然招致了久光极度的不满,久光和庆喜天天吵架,对幕府的厌恶也大大加深了。而作为中间派的山内容堂则提前溜走。久光也因为庆喜在会议间歇时的某次酒醉中发表的一番狂言而被气走。最终列侯会议并未得出什么结论而草草收场。久光对于列侯会议极度失望,并且产生了幕府政治的怀疑。久光认为在幕府政治下,无论萨摩藩怎么努力,只要有幕府在。就不可能掌握国政的主导权,从而统帅日本。所以他打着做两手准备的心思而容忍了萨摩藩的倒幕派和长洲藩私下的接触,甚至同意了萨长联合。然而守旧思想比较浓厚的久光还是对公武合体政治寄予希望。然而他的希望在不久之后的四侯会议中被无情的击破。

1867年,由于在第二次长洲征讨中幕府将军家茂暴死,同时孝明天皇也神秘死亡。权力出现了极大真空。因此一桥庆喜接任将军。庆喜任将军后为了显示幕府才是日本的正式政府,也为了从外国借入资金和武器来维持幕府。对于西方希望的开设兵库港的要求予以同意。与此同时庆喜为了填补巨大的权力真空。同意开设四侯会议,以岛津久光、伊达宗成、松平春狱和山内容堂加上德川庆喜成为日本最高的政治决策机关。这个会议对于久光来说,自然是实践公议政治的最好机会。于是久光高兴地参加了会议 。5月,四侯会议正式开始。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如何处理长洲藩的问题。此时长洲藩获得了第二次长洲战争的胜利,这次军事胜利把幕府的权威打倒了谷底。而且萨摩藩和长洲藩还订立了同盟条约。萨摩藩在这次会议上承诺恢复长洲的名誉。第二个问题则是兵库开港问题。由于之前和西方列强签订的兵库开港时间将要到期,那么是否履行条约、如何履行条约的问题成为最主要的国政问题。这两个焦点问题都必须在这次会议上得到解决。

四侯会议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参与会议时出现的久光和庆喜的激烈对立再次贯穿了整个四侯会议。庆喜坚持先解决兵库问题后讨论长洲处理问题。而且他在长洲处理问题上开的价码非常之高,简直让人不能接受。而久光则坚持先解决长洲处理问题再解决兵库开港,而松平春狱和山内容堂则依然墙头草随风倒。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庆喜还借助山内容堂称病的时机拉进来两名幕府老中来支持他的意见。久光则以搞串联收买松平春狱和伊达宗成来应对。最后在5月23日的会议之中。由于庆喜提前说服了山内容堂和松平春狱两人,使得原来答应支持久光意见的两人临阵叛变,同意了庆喜的意见。这导致久光在四侯会议上的最终失败。失败的久光怒不可遏,从此深刻认识到了幕府的危害。久光原来对四侯会议自信满满。因为在这个会议上幕府势力实际已经消退了很多,萨摩藩实际上很有希望获得国政主导权。而现实情况教训了久光,使其意识到幕府实际上在任何场合都不可能放出任何权力给萨摩这样的外样藩国,对于萨摩来说,只要幕府存在,萨摩藩就不可能获得国政的主导权,就不可能统帅日本。这个现实是久光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久光一怒之下,彻底抛弃幻想,坚决的站在倒幕派一边,决心以暴力手段摧毁幕府,加入长洲方进行内战。正式走上了倒幕之路。

经过漫长而残酷的戊辰内战。幕府终于被终结,一个由萨长土肥四大藩阀柄政的近代日本出现在世界上,而萨摩藩因为内战的功劳,而成为藩阀之首,成功掌握了国政的主导权。一举实现了历代萨摩人所梦想的腾飞。藩阀政治在日本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影响之深远及于当代日本。而藩阀政治的开创者萨摩藩,以及为萨摩藩达成这一目标而坚持改革的五代君主和那些不懈努力地藩士们也青史留名,永远为人所记忆。

[size=5]

萨摩藩历代藩主[/size]

岛津家久(いえひさ)〔从三位萨摩守、中纳言〕

  岛津光久(みつひさ)〔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 卫中将〕

  岛津纲贵(つなたか)〔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卫中将〕

  岛津吉贵(よしたか)〔从四位下萨摩守、左近卫中将〕

  岛津继丰(つぐとよ) 〔从四位上大隅守、左近卫中将〕

  岛津宗信(むねのぶ)〔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卫中将〕

  岛津重年(しげとし)〔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卫少将〕

  岛津重豪(しげひで)〔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卫中将,宣布隐居后加封从三位〕

  岛津齐宣(なりのぶ)〔从四位上萨摩守、左近卫中将〕

  岛津齐兴(なりおき)〔正四位上大隅守、参 议,隐居后加封从三位〕

  岛津齐彬(なりあきら)〔正四位上萨摩守、 左近卫中将 死后追封从一位权中纳言、封照国大明神〕

岛津忠义(ただよし)〔从一位大隅守〕

维新后废藩置县,岛津家授公爵,位列华族。

通宝推:Javacai,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