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河南的教育(一) -- 方解石

共:💬398 🌺29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嗨……您可能不是河南的,不理解河南人的想法。

我说句老实话,河南要不是穷,根本没人愿意往外跑,河南今天在外地,国外漂泊的人,主要是以前穷怕了,否则谁愿意出去?以前有一个公安局的警察写帖子,分析了他审讯过的各地罪犯,然后推测各地人的性格。其中就说到河南人,他说河南人有一点很异于别的地方,就是审讯过程中,很多河南的罪犯,都在说自己的家庭状况,有时候还哭,说自己要是进监狱久了,老母亲老父亲怎么办。

河南为啥喜欢生小孩儿,养儿防老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子孙满堂,这是一种骨子里的风俗。我假期回去,看见现在到处都是“月子娃”,说明生育高峰又来了,他们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国企老职工的子弟,现在到了适婚年龄了,虽然他们薪水也不高,甚至结婚后,都是住到父母家里,一套60多平方的房子,以前国企给他们父母分配的,两室一厅,就这样,还都是结婚生子了。

但河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科举思想非常浓厚,这是对有点本事的人。一旦考出去,他们的精英意识非常强烈,反而会排斥自己的故乡(当然,不是全部),尤其是从穷地方走出去的,他对以前的贫穷,是恨之入骨的。因此,他们走出去后,很少再回来,如果混得好,多半是不会把钱寄回来的,而是直接把父母给接走,接到北上广一类的地方。

因此,对于河南这样的地方,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两极分化:

普通人,比如有些农民工,出去打工,反而十分爱家乡,挣的钱,都是省吃俭用,寄回家里;大学生,精英这类,基本上就留在北上广,把家里人接过来,要不干脆出国,把家里人移民到国外,这事实上是一种古代学子士人的惰性所致,看见哪里好,就跑去当奴才,但YY自己是精英。

所以,我前面说,希望农民工多出去,大学生少出去,就是这个原因。农民工多出去,挣的钱可以寄回来,大学生一出去,完了,都不愿意回来了。

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河南在全国由于经济状况,或者口碑问题,流入河南的人才较少,如果河南自己的人才外流严重,但每年都有外地人进来补充,那还好办。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很多都是国家调配,那个时候,人才流入反而多,现在一切自由化了,资本要趋利的,要争取最大收益,显然,河南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有时候,我的思想也比较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同乡都能考到好学校,但一方面还希望都别考出去。北上广再好,也不是家乡,就像我现在呆在外地上学,但心里总是泛起思乡情愁,还不好意思倾诉给人家听,怕被人笑话没长大,所以只好在西西河说,你可别笑我。

不说考生了,身为男性,我就说女人。就我的观察,每年郑州一大批美女,都跑出去了,主要就是跑北京,上海少一些。这是水土流失啊,可怜的郑州男人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