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奥什? 贰师?奥什名字八卦兼谈中亚 -- 泉畔人家

共:💬35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未必准吧

蒙古屠杀一空的说法未必经得起推敲的。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

汉书-地理志下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13年,全国有户906.9154万,总人口5288.0488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309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959年,周世宗显德6年,全国有户230.9812万。 册府元龟-卷486

公元996年,宋太宗至道2年,全国有户457.4257万。太宗实录卷79

公元1053年,宋仁宗皇佑5年,全国有户1079.2705万。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6年,全国有户1722.1713户。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4年,全国有户2088.2258万。宋书-地理志

公元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全国有户1113.9580万。玉海卷20

公元1187年,金世宗大定27年,全国有户678.9449万,总人口4470.5086万。金史-食货志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28年,全国有户1343.0332万,总人口5984.8964万。元史-世祖本纪

公元1381年,明太祖洪武14年,全国有户1065.4362万,总人口5987万。明太祖实录-卷140

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全国有户1041万,总人口5090.8672万。明孝宗实录-卷194

公元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全国有户983.5426万。总人口5165.5万。明熹宗实录-卷4

实际上这里边宋朝的数据是最让人怀疑的。明朝的数据都超不过汉朝的5900万。

而且看汉朝,唐朝的增长规律。东汉从王莽动乱后恢复从57年到156年,100年时间从2100万 增加到5647.6856万。唐朝从649年(贞观22年,已经是贞观后期了)300万户到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前106年增加到890万户。而明朝也一直稳定在900万户左右。

再看宋朝那,1053-1083 30年增加接近700万户未免太夸张了些。而且北宋地盘比汉唐明小的多,农业技术就算比汉唐突破,但不可能比明朝领先吧,这个1700万户,2088万户我就很怀疑了。而且记户不记口,也不符合惯例。

资治通鉴和宋史里很多数据我感觉也都是放卫星的。

《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既悉有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而洪、定、威、龙皆即堡镇号州,仍居兴州,阻河依贺兰山为固。始大建宫……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七七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等五万人,以备环、庆、镇戎、原州;右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驻兵五万,灵州五万人,兴州兴府七万人为镇守,总五十余万。”同传后文记左右厢十二监军司名称后又云:“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别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御围内六班,分三番以宿卫。每有事于西,则自东点集而西;于东,则自西点集而东;中路则东西皆集。”

要按这宋史上说,西夏光兵力就60多万,那么人口至少也得小300万。

外链出处

从西夏丁壮人数、宋人关于西夏人口的估计与部分州的户口数三方面,均推测出西夏人口在30万帐(户)以上、160万口左右,上线不超过180万或200万,下线不低于100万或120万.西夏疆土约66万平方公里,若以总人口160万计,则每平方公里2.42人,这个密度远远低于同时代北宋各路,也低于唐代各道的平均数,但高于唐代的陇右道.广袤的沙漠是西夏人口密度偏低的根本原因.

从这些看,宋朝的正史数据还真未必可靠。甘肃宁夏地区现在也就3千万左右人口,占全国的四十分之一左右吧,我估计西夏也就140-160万左右,乘以40全国人口也就不超过6千万。就算1187年金国4470万人口的数据是准确的,蒙古1211年就拉开了金蒙战争序幕,战争持续23年,而金国内部的红袄军起义1205年就爆发了。30年时间的战乱,人口自然减员60%以上是正常数据(参考王莽之乱减员比例),那么人口应该减少到1500万左右。而且当时猛安谋克族人(归入女真族的胡人全体)接近7百万,这7百万被蒙,宋和红袄军几乎全部屠杀了。加上蒙古屠城比较多,按史料说法北方剩下130万户,不到1000万的人口除了蒙古族,主体还是汉族。

如果蒙古把金地的百姓几乎屠戮一空,那么蒙古1234年灭金,1279年灭宋,1291年人口统计就是接近6千万,这个人口恢复的时间根本不够的。1234年,北方至少要有1千万以上的人口剩余,自然恢复到1291年顶多翻一倍2千万左右,元灭南宋杀人很少,南宋如果有2千万左右人口,到1291也增长不了太多。实际上这样算下来,还有1-2千万的缺口。我估计蒙古完成灭金后统计的130万户时,当时有大批人口逃亡流散,无法统计。北方在1234年,至少应该还有1500-2000万左右的人口,如果人口过少,是支撑不了元灭南宋的。这样到1291年,北方人口恢复到3500-4000万,南方人口1500-2000万,才比较合理。

另外,四川话和湖南话完全是天上地下,一点相似性都没有。这点和东北话很接近山东话大大不同(满洲国时期,大量山东人闯关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