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共:💬478 🌺154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商榷】我们是技术领先者么?

移动通信行业里,作网络和作终端是两回事。

终端部分:

02年时,有同学在最早的国产手机公司做研发,据他说都是用法国的核心方案,他们公司主要工作是:软件上做界面,硬件上作外围电路。

后来华为的手机是04or05年(记不清)才开始招兵买马,从他们公司挖了好多人。到那个时候,据他说只有核心的协议栈无法自己开发,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做。

再后来,他去了展讯,就是大陆版的联发科,做手机方案,希望能接触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但是展讯有段时间效益不好,于是他就被离开了。再后来,华为也开始做手机方案,推出海思系统,具体就不了解了。

还有其他同学在中兴做,中兴其实是国内最早做手机研发的,因为它在98年时趁亚洲金融风暴之机收购了韩国的一家设计公司,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ZTE。但他很快就跳槽去手机设计工作室,来钱快。

其实手机的核心,并不单是OS的,早期的MTK哪有OS呀。至于彩屏触摸屏之类的,只是外围功能而已。最主要的是底层的协议栈和一些信号处理。(另外说一下,外围的东西很多也不能自己作,比如蓝牙,就是CSR一家独大)

网络部分:

早期的“巨大中华”,到现在的“大中华”,网络上资料很多。但是,在3G以前的时代,这些公司都是市场做的好,在技术上与巨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3G上了以后,TD与WCDMA,CDMA2000三足并立,总算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有一个同学从学校毕业后去了央企的研究所,一直做四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成就,现在TD-LTE已经试用,不知道具体如何。(新闻与实际效果往往差距很大,等待业内的人来说说,关于这个话题,似乎应该发到科技板块)

说到这里,要说一下我们自己的三代-TD,其实在整个部分中,自主的知识产权只有一小部分。很大部分是用来和别的巨头交叉授权用的。这个是公开新闻里的介绍。业内的说法是比较专业记不住,但就比例而言也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有胜于无的阶段,意义巨大。(这是从大唐的第一代TD研发工程师处得知的,也许大家都不会想到,最早的那几批工程师的学历背景其实都很一般,但他们真的很勤奋,现在很多也都修成正果了。可惜那个海外归来的项目负责人,似乎不太适应大唐的气候)

移动通信发展,应该是市场“换”技术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个“换”,是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在办公室日夜鏖战拚出来的,也是相关行业的决策者用国内的巨大市场从世界巨头那儿逼出来的,人争气,天帮忙。

山寨机的核心其实是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另外,从认证、屏蔽等各方面进行删减,从而实现低成本,严格来说,很多都是不合格的产品。基本上还是价格战选手。当年国产手机辉煌一时(还记得那个手机中的战斗机么?),随即跌落低谷,主力出师不利,只好山寨机出马,偏师来掩护,吸引敌军注意力,真是很无奈。另外,台湾的联发科也是得山寨的滋养,愈发完善,才陆续被联想等大厂接受。

要说我们已经是规则制定者,那是托市场的福,谁都无法忽视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制定的规则,以及中国消费者的重口味。但要说是技术领先,这个值得商榷,就技术来说,进步已经很大,差距还是很大。

我只了解这些情况,很皮毛但很确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