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红楼梦之欢乐贾母、傅满洲女儿以及英语怎样改变你 -- 酥油茶

共:💬207 🌺59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实话,新版的红楼梦,在我看一张剧照的时候就不想看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这个,蜡烛居然放在盘子里!!!他以为是现代人过生日啊,还放在盘子里,不如直接放水杯里算了。

还是白色的!!!

李少红不知道就是农村过年,蜡烛也是用个烛台给掌起来的吗?

难道中国古代就这么粗鄙,难道钟鸣鼎食之家就是这样的。。。。

omg,实在是人神共愤。还号称他做的精致。。。看那些满盘子工艺品都是从义乌批发来的,还号称手工的,审美品位真是无语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跟琉璃厂的地摊货,有啥区别???

看到新红的道具,让人发怒。且不说天涯提到的,遍体都是窗帘布,号称是精雕细琢,这些小东西有几个好的也可以啊,起码人家也有点兴致啊。结果就搞成这样,还放出话来说李少红自己还掏钱买了块和田玉,结果看剧照,却是粗陋不堪。李少红和剧组的人果然是小家碧玉啊,果然是根正苗红啊,连个烛台都不知道用,穿越到现代用个盘子装。

下面是关于中国古代烛台的介绍: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17422&do=blog&id=134080

蜡最早出现于汉代:

燃灯用油脂,亦有蜡。蜡最早出现于汉代。《潜夫论.遏利篇》说:“知脂蜡之可明镫也”。出土的汉灯中有的尚残留灯蜡。商承祚《长沙古物闻见记》载:“汉墓偶有黄蜡饼发现”“岂以之代膏邪?”《长沙沙湖桥一带古墓发掘报告》在长沙杨家大山401号,沙湖桥A45号汉墓中,均于铜灯内发现残蜡,可以作为以蜡代膏之证。

晋.范坚《蜡灯赋》“列华檠,铄凝蜡。浮炷颖其始燃,秘闱于是乃阖”(《艺文类聚》卷八0引)。可见蜡灯内的蜡是融化后作为油脂使用的。

烛台最早出现于东汉晚期:

烛台最早出现于东汉晚期,在广州汉墓中曾有出土。底部呈圆盘状,中间直立细长柱壮的蜡钎。这种烛台形成了中国两千年来烛台的基本形式。参阅《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P357》页。

下面是关于明清烛台的介绍:

http://www.news365.com.cn/wxpd/jc/cpxs/200812/t20081209_2122041.htm

贴几个古代的烛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这个是黄花梨木的:

http://zhong99999000.cn.alibaba.com/athena/offerdetail/bigviewpic/608100220.html

隋代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清代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清代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ttp://www.shuobao.com/Web/Member/UpLoad/2009/12/31/S20091231154637168.jpg

明代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贴点它的介绍:

品相:请索取品相报告

说明:宣德御瓷品格之美,为有明一代之冠。宣宗朱瞻基为史上寥寥可数的富具艺术才华之君主,执政十年,宫廷诸类工艺品无不彰显其艺术品味。时御窑厂于其旨意下竭力创新,发明极多,前后器类之多,釉色、装饰之广,为宣德之前所未经见,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宣红、宣黄、霁蓝、洒蓝、翠绿、冬青等诸色釉器犹如霓虹七彩,斑斓夺目,彪炳奕叶,更有甚者如青花一门,极负盛名,终明之世,精光不泯。之后明清官窑仿造宣德制品数量至多,亦见其受推崇之一斑,历代鉴藏家均得之为荣事,精真者珍同拱璧。明张应文《清秘藏》卷上第六“论窑器”:“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又明王世性《广志绎》卷之四中载“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由此即可概见一二。

此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为宣窑之精绝珍品,是目前所知唯一完整两件传世品之一。器身分烛插、连柱、台座三层,连柱作椎形,联结柱插与台座。柱插呈深盅状,并无中式烛台的烛杆插孔,可知是承放外国的软芯蜡烛的。中国古代蜡烛均为硬芯,多以芦秆、竹竿作芯,故中式烛台多为中间仅有一插入竹竿的小孔,形制与国外烛台迥然不同。台座下凹以承烛泪,底中空,足墙外撇,足有火石红斑,与永乐时期的烛台相比,造型、尺寸雷同,但宣德烛台底部有一直径 6.7 厘米的涩圈,可知在烧造时用了支垫物,以免烛台面塌陷,而由于永乐时无此装烧工艺,烛台面盛烛泪的下凹部分开裂塌陷。为此,这一先进的装烧工艺成为区分永宣烛台的标志之一。最令人心仪的是青花纹饰,共有11层纹饰,重重叠叠,绘画精细秀丽,线条优美清晰,笔意酣畅饱满,以典型的双勾填色为多。地釉白中微微泛青,尤其是近足垂流厚积处,接近青白釉,釉质肥厚莹润。青花呈色为纯正的宝石蓝色,浓翠深沉,局部有下凹的黑铁斑,台面边沿与足跟的线箍晕散较为严重。

此青花烛台造型别致新颖,端庄规整,融会中西文化之优点,是完美的艺术结合,为中国陶瓷史上显赫彪炳的珍品。

最后再贴一个国宝级别的“烛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