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技朮圈”决定论:(一)无敌的“技朮圈” -- 陈经

共:💬51 🌺3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技朮圈”支撑经济

三.“技朮圈”支撑经济

搞经济,其实不难。市场经济有需求了,经济增长很快,再烂的国家也能增长一段。不过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技朮圈”的支持了,不然没法前进。如果“技朮圈”顶不住了,各种麻烦就来了。这是我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观察。

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而美国是繁荣。不管如何泡沫经济,明显的区别是日本的技朮圈表现不如美国,在IT技朮革命中没啥大表现。

而中国经济一直增长了30多年,持续增长破了纪录,其它发展中国家就不行。要找别的原因也行,但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中国的技朮圈实力要强得多。

象印度这种被民主等各种因素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国家,199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后,居然增长也相当不错,而且也挺着一直没出大危机。我认为印度人聪明的不少,也是有技朮圈的,虽然可吹的不多,好坏是有一个圈子,比没有要强。印度人在美国海吹,真假不论,应该是混在技朮圈里了,这也是一种能力。

香港折腾了十多年,回归以后中央政府出力死挺,也没有啥好的发展。这是因为香港几乎没有技朮圈了,又固步自封,不加入大陆的技朮圈,也不加入发达国家的技朮圈。光靠商业金融混,混不出啥名堂。数码港混成地产港,搞科技成为圈钱。香港以前是有技朮圈的,一些工业技朮是有的,所以是有真实的发展。后来转走了,又没有新的,技朮圈也就丢掉了。现在香港人之间没有多少技朮交流,互相忽悠金融与消费。香港是四小龙里技朮最差的,没有中央政府早就完蛋了。

四小龙里的韩国技朮圈搞得不错,新世纪不断有成果出来。金融危机打不倒它,中国也肯出大钱去挺它。

台湾90年代初也和日本差不多,有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涨破了万点。但后来技朮圈搞出了芯片业这样的成果,所以股市也没象日本那样跌剩三分之一,现在还有7000多点。但后来也没有啥大的进展,靠富士康到内地发展制造业代工,不能算技朮圈的成果,早晚完蛋。

美欧2008年以来,相继陷入危机,直接原因很多。但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技朮圈没有啥大突破了。可能技朮圈科学圈吃钱很多,或者说啥也不干吃钱的人很多,但技朮圈的产出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自然就出危机了。都等着技朮圈挣大钱续命,没等来,终于吃出危机了。

中国2000年以来,明显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比从前大了好几倍,发展速度反而更快。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技朮圈的成果很多,大的有几个,小的就不计其数了,和80、90年代相比是数量级的区别。从机电产品的出口可以看出来,没有技朮圈的进步,根本不可能。这些成果和美欧日的技朮圈相比,还吹不太出来,但对中国自己意义很大。

技朮圈的进展,与经济兴衰可以找到这么多的相关性,几乎可以定论了。有技朮圈的经济,和没有的,是两回事。如果技朮圈有重大成果了,就不用经济学家折腾周期调控之类的细活了。如果技朮圈老是没有进展,那经济学家不管怎么折腾,哪怕象格林斯潘那样能混,最终也不过是拖延经济危机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全死光了不要紧,外国经济学家不来也不要紧。要是技朮圈的人全跑光死光了,立刻就完蛋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