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楚梅的故事 身世篇 -- 阿辉1

共:💬58 🌺2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楚梅的故事 身世篇 续一

二 母亲

再说刘氏跟董老先生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就是楚梅的亲舅舅了。

这个儿子自小脾气臭犟,人们送他个外号叫“莫苦?(音moku)”当地土话,就是很闷,像驴,不顺服,很不讨人喜欢的意思。

也不似董老先生前妻的两个儿子聪明漂亮会读书,所以,不讨董老先生以及家人的欢喜。

几年之后,又添老二,老二是个女儿,这个生于1948年,董老先生快五十岁时得的女儿,就是楚梅的母亲董文隽。

文隽的容貌,并不是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富家小姐,柳眉杏眼,樱桃小口,惹人怜惜的那种,而是有点剑眉凤眼,齿冷唇薄,拒人千里的味道。

因为全家信佛,又跟佛教界关系甚好,文隽小时候,董老先生请了当地有名的高僧来看相,那高僧一看就说,这个女孩子,眼睛会说话,

不得了,她将是董老先生的孩子里最聪明,最有出息的一个。

董老先生是个知名的画家,但他的子女里,也就只有这个小女儿喜欢画画儿。

而且还喜欢读书,弹三弦琴,样样学,样样学得好。尤其是画画儿,颇有灵气,很得董老先生真传。

晚年得女的董老先生,自然是非常疼爱这个小女儿,视如掌上珍宝,仗着董老先生的娇惯,文隽在家里,基本上是说一不二,要星星不能给月亮的主。

在那个讲究师道尊严,见了老师要下跪磕头,动辄戒尺打手心的年代里,文隽上学了。

但无论她在学校里如何调皮捣蛋,老师因为不敢得罪董老先生,而对她网开一面。她每天都可以带些别的小朋友不敢带的零食上学,她喜欢带的零食,也就是些炒豆子。她带着些豆子,躺在凳子上,边吃边上课,老师只装没看见。

同时,刘氏与前夫的孩子们,因为备受董老先生及其子女的冷落和鄙视,所以不喜欢与董家人来往,连带着也不喜欢刘氏和新生的弟弟妹妹。

董老先生前妻的孩子们,因为瞧不起刘氏,自然也不喜欢刘氏新添的两个孩子。

所以文隽和她的小哥哥,基本上过的是不与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们有交集的生活。

仗着父亲娇宠,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文隽,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任性,倔犟,自尊心强,脾气暴躁的个性。

1959年,清高自傲,刚愎自用,在当地颇有名声,解放后被政府安置在学校里工作的画家董老先生,因为两个儿子都被戴上了右派的帽

子,打入社会最底层。大女儿又一嫁再嫁,最后嫁去天边一样遥远的新疆,而自己也因为作过国民党的乡长,再加上地主,旧文人的身

份,被迫交代了又交代,审查了再审查,抑郁成疾,终于,在五十九岁的年龄上,吐血而亡,。

时年文隽只有十一岁,母亲刘氏四十多岁,那个在外地念中学的十六岁的小哥哥,也因家里一连串的变故,以及糟糕的出身,被下放农村

了。昔日显赫的门庭,再一次落得个孤儿寡母。家里,就像天塌了一样。

刘氏此时的处境很糟糕,第一任丈夫是地主,第二任丈夫不但是地主,还是伪乡长加封建文人,儿子是右派,一个不识字的小脚女子就这样成了被唾弃和被嘲笑的对象。

而刘氏与前夫的那个儿子,这会儿已经是共产党的干部了,公开与地主婆刘氏,断绝了关系。送人的那个女儿,原本跟刘氏就没有亲情,

这会儿就更不能指望。

被送作童养媳的大女儿,则一连生了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凄惶,这时候,看董老先生死了,就提出让刘氏住在她家,帮她照看孩子,但文

隽却不能一起跟过去。

这样,母亲刘氏竟就扔下自己只有十一岁的,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文隽,到大女儿家帮忙看孩子去了。

刚刚十一岁的楚梅母亲董文隽,一下子就孤苦零丁了。

从小备受宠爱娇惯的文隽,什么家事都不会做,恰又赶上那几年,全国范围闹饥荒,差点被饿死。

饭煮不熟,就吃夹生的,炉子升不着,就嚼生米,米也没了,就一连几天饿肚子。但她生性刚烈,极为好强,尽管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

瘦成扁扁的一片,但走在外面,人家问她:“你吃过饭了没有?”

腹中叽里咕噜响的她,头一昂:“吃过了。”

只有在回到空空的家里的时候,才一个人躲起来来哭。

家门外的街上,有个食堂,食堂丢了米,食堂的人首先怀疑的就是文隽,她是个孤儿,没有饭吃,除了她,还能有谁偷米?

食堂的人找上门来,要她赔米,文隽就站在院子里大哭:“我都三天没吃饭了,我没有偷你们的米呀,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的姑姑,我

的姑姑就住在我家的后院。”

文隽的姑姑也就是董老先生的妹妹,的确住在她家的后院。

但因为文隽自幼娇纵,说话难听,不好相处。

这个姑姑,一来瞧不起后来过门的嫂子,二来讨厌牙尖嘴利的文隽。再加上,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里,姑姑家有七个年幼的孩子要照顾,

所以,虽然前后院住着,姑姑并不搭理她。

听说因为偷米要她出来做证,姑姑说:“我才不管你偷不偷米呢,我从来说话你都不听,你也对我说话很难听,这会儿想起我来了,我不

知道,不管。”

饿肚子倒也罢了,还老有流氓地痞之类,打她的孬主意。

时不时地会有不三不四的人,夜里来敲这个十一岁女孩的门。

那时的门,就是松松垮垮的两扇破木板,中间有根木头做的门闩,外面用小刀或者细一点的筷子就可以拨开。

文隽很害怕,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定拿一把大菜刀放在门边。

也因了害怕,所以睡觉很惊醒,一听见有人敲门,她就假装自己的哥哥在家,大声喊:“哥哥,哥哥,你去看看,有人敲门呢。”外面的敲门声就停下了。

如果有人再敲,她就再喊:“哥哥,你听,外面有人敲门了。”这个样子喊,居然也喊退了半夜敲门的人。

一个人在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填肚子了,她就走到城外的庙里去,帮庙里画画儿。那年月,会画画儿的人不多,她能画画儿,可是件稀奇的事儿。她能画观音,画菩萨及各种佛像,庙里的尼姑们就将化缘化来的米,豆腐之类给她一点。

有一段时间,她饿得很了,连路都走不动了,就干脆住在那个庙里了。

文隽就是这样活着,饿倒是还没饿死,但人已经是虚弱得不行了。

关键词(Tags): #楚梅 身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