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直7 - Who 山寨 who -- 前驱

共:💬52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不搞。

内容决定形式,在众多系统设计皆然,在功能胜于一切的航空器设计上更是如此。

气动外形和布局在航空器设计中是如此重要,因为它源自功能和性能的取舍和妥协。航空器的外形具有很强的必然性。通过外形可以比较系统地分析航空器的用途,性能特征,技术优劣和系统传承。美国当时仅仅依靠卫星照片就分析出了Su-27和米格-29的性能特征和使用策略。所以外形相似或是雷同的飞机在功用上一定有共同之处,很多在技术传承即借鉴有不可否认的关系-正所谓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例子很多,如F-15和Su-27,F-111和Su-24等。

确实我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获得了HH-3系列(我觉得S-61R更准确一些,因为其涵盖了CH-3和HH-3两个子系列)的残骸并参考了其技术。但从直7与之相近的外形(包括气动布局)和功能特征分析两者设计的丝缕关系,不是你我航空爱好者的天大乐趣吗?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毫不荒唐。

另外,你也没有证据表明以下观点吧?

1.中国没有获得HH-3系机型的残骸或者技术。

2.直-7没有参考HH-3系机型的技术。

在直7的开发中,上舰确实曾经是军方要求之一。请参见以下开发人员回忆录节选。

1971年夏,中央下达了"718"工程,即我国准备研制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威、军威的重大决策。但是,护航、打捞舰船及直升机均要求由我国自己制造。当时的形势是"弹等舰、舰等机",就是说导弹研制进度有保证,就等着舰船,而舰船方面也没问题,就等着直升机。而这个直升机,就是我们当时正在加紧研制的直-7。在当时这种背景下,直-7要上舰令我们兴奋、自豪,但又深深地感到压力之大。由于直-7是两个单位联合研制,考虑到工作方便,上级决定组建直-7研制指挥部办公室,简称直-7办,我被选调到直-7办技术组工作,主管直-7的六十六项各种试验。

直7的设计,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参考或借鉴了S-61R;“山寨”一说无非为了好玩,让您见笑了。

另外关于HH-3的船底部分,在空军的CH-3早期型号是没有的;另外考虑到直7上舰要求descope没了,采用传统设计也是情有可原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