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围炉夜话---谈中西--锡饧不辨 -- 虽远必诛

共:💬13 🌺6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围炉夜话---谈中西--锡饧不辨

看到这个回复链接出处,让我笑得牙都冷了。澳洲冬天没办法。

这些说好一点中医爱好者,说不好听一点中医粉丝。

您在热爱中医的同时能不能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提高自己的医古文知识,普及一下基础的中医知识。

别粉丝了半天,张嘴就露怯。

还有那么多支持者,尤其声称吃中医饭的,是白吃了,还是有意看着粉丝露怯,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就介绍一些好玩的医古文知识,包您感兴趣。

文中提到了:

中医对“医”的标准是相当高的。“上医医国”不说,那得卫生部长;“三世为医”,强调的是实际临床经验的积累;

这里有两个典故:1 “上医医国”2 “三世为医”

展开来谈谈:“上医医国”最早见于《国语·晋语》。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文子曰:“医及国家乎”? 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就是说医和,作为一名良好的政治间谍,成功地把医学和政治结合起来。

晋平公比较出名的是:炳烛而学,祁黄羊荐贤 和这个上医医国了,

在左转中有详细记载:

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爲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將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對曰:“節之。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物亦如之。至於煩,乃舍也已,無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爲五色,徴爲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爲四時,序爲五節,過則爲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

出,告趙孟。趙孟曰:“誰當良臣?”對曰:“主是謂矣。主相晉國,於今八年。晉國無亂,諸侯無闕,可謂良矣。和聞之,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大節,有菑禍興,而無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於淫以生疾,將不能圖恤社稷,禍孰大焉?主不能禦,吾是以雲也。”趙孟曰:“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爲蠱;穀之飛亦爲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趙孟曰:“良醫也!”厚其禮而歸之。

——《左傳·昭公元年》

处处体现出了秦医和是一个政治间谍。明显的挑拨晋公同赵孟的关系。

当然如果从当时的情况看,外国来的大夫,当然在看病的同时还肩负其他人物。现代也有润同志的医生内幕。都是一路货色。

但是医和说的上医医国,已经在后代已经不是简单的医生的含义了。

很多人文志士每以“活国医”、“医国策”自诩,说白了就是装12+1的代名词。

比如: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曰:“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

和就是医和,缓是医缓,都是秦的医生入晋看病的。

还有:陆游《小疾偶书》“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

这里明确的对仗,医国策对活人方。医国策是治理国家,同医生没有任何关系。

“上医医国”不说,那得卫生部长;
太外行了。老毛,孙大炮都可以称为国医,上医医国的典范。申哥差了点。

说上医医国是卫生部长,明显是望文生义。就比如秦医缓和,不是秦的大夫脾气用药都很平缓柔和,那是两个人名,医缓和医和。

辛弃疾《菩萨蛮赠张医道服为别且令馈河豚》“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也是对仗,指代明显。

望文生义,生吞活剥是学习医古文的大忌,笑话多多。

上医医国是比较隐晦的。

另外一个就是红果果的外行了。

“三世为医”,强调的是实际临床经验的积累。

这么说好呢!不懂装懂,胡编乱造,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首先“三世为医”是没有的,记忆错误,或者编造错误。

原话是:“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很多的棒槌就理解为,不是三辈子的医生世家,就不能用他的药。大谬。

偶闻家塾中为孙曹讲《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大抵皆沿俗解,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窃记少时读注疏,似不如此。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问脉诀》。《脉诀》可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旧注甚明。若必云三世相承然后可服其药,将祖、父二世行医,终无服其药者矣!且历考古近名医,并未闻有三世相承者,知俗解之不可据也。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八

所谓的“三世”是三本书,也就是相当于要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可以比照今天的行医执照。

理解为三辈子,外行的可以。

但是套用江湖名言,长得丑不是你的罪过,但是出来吓人就----

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在秦医缓和中有:

晉侯夢大厲,披髮及地,搏膺而踴曰:“殺餘孫,不義,餘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戸。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爲之。未至,公夢疾爲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公曰:“良醫也!”厚爲之禮而歸之。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爲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爲殉。

——《左傳·成公十年》

以前讲解过:二竖--指疾病,病入膏肓--指疾病严重,都是从这里来的。

关键就是如何理解:陷而卒。

联系上文:晋侯去厕所(如厕),陷--掉下去,而卒--死了。

是不是,晋侯用toto太大了,一下子就陷下去,淹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望文生义就是这个结果。

这个:陷,当中气下陷讲,比如说胃下垂,应当是腹泻导致的严重脱水,脱肛而死。

绝对不是淹死的。

最后谈谈今天的题目:锡饧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冷文庐医话》

大夫要患者在煎药的时候加一块锡,也不难,古代的锡制品很多,酒壶,茶壶--但是容易导致铅中毒。

但是这里是饧xing,类似于麦芽糖的东东,估计是健脾的。

锡饧不辨说明什么?--草台班子不好使,没有系统的学习,死路一条。

另外这个锡饧不辨的大夫治病效果非常好: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侧面也说明了所谓的患者口碑非常靠不住。要有系统的观察,试验才有说服力。

最后,给这些中医爱好者,多读书,少发表意见。

比如说: 

其实您很多的观点我极为欣赏和赞成,但是很多话,至少是容易引起歧义。比如您“落枕”一贴,分明就是好贴,又何必说什么中药汤药无效狗皮膏药存疑呢——谁落枕了会去喝汤药?狗皮膏药不就是热敷吗?至于什么正规医疗机构,您难道不知道,治落枕以前可是剃头师傅们的手艺。

可以去找大熊甲交流,链接出处

对付这些爱好者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自己交流。

另外大熊甲说:虽远太骄傲了。

同这些棒槌在一起,我已经非常谦虚谨慎了。

用红豆治疗红眼病?只能当痴人梦语。

太可怜了。

PS:总是有人装自己的卫生局人事处处长。链接出处

墨里荀,你这种新ID(不论真新,假新)去看看这个链接出处

你可以说因为家贫产生了许多混乱的影响形象的现象,可是如果你要说这种混乱的现象就是这个家的本质的体现,那么对不起,你已经不是这个家的人了,

拿到连实事求是这个遮羞布都不要了,就因为说出了本质,就把我从这个家开除了?难道,只有胡说八道,装神弄鬼,才能在你的家里混得地位?

进一步说,

拜托你别再说什么“子不嫌母丑”的话了。

为什么不让我说?就不说你没有哪个资格,这里只有老铁有。就算你有,就可以随便不让人说话?不要搞法西斯那一套东西嘛!

要谦虚,客观。所谓不同意你的观点,也要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我倒是可以不让你在我的帖子里面说话。但是我不会那么做。

拜托你别再说什么“不要说“子不嫌母丑””的话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多的屁股穿多大的裤衩----与所有的中医爱好者共勉。

通宝推:添奕,xtqnt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