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时事述评:人民币汇率改革 -- 井底望天

共:💬164 🌺177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外储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说,政治上最初是取得融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投名状,买路钱和‘人质’。后来演变为中美经济合作,形成中美间经济循环现实的的‘质押’。(从自身的逻辑角度上说,这是发展路径的‘需要’)

此乃其首要的特性。

经济上说,这是对内以不变的名义汇率交换和渐变的实际汇率‘征税’(‘税’的实质在汇率改变时刻正式成立),然后以国家之名投资名义上增长的国外资产--以为‘质’。

既然只有名义上的意义,我们就来看一下,到目前名义上这部分‘资产’价值如何。我们粗略取过去的5年为期。从那时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约升高了20%,而美国中长期国债年利率就算平均3.5%的话,5年间复合大约是18-19%。换言之,大致相抵。考虑通胀,价值要损失点;考虑此前的较长时期汇率稳定局面,名义价值有所增长。但讨论不买不卖的名义价值,这些都不在考虑之列。更精确的计算可以深入进行,但估计定性上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从经济上粗略反映了‘质’的特性和中美政治经济上协调平衡的相对形势。

这个行为就没有任何经济意义了吗?否,有意义。意义在于兑换后的人民币。在于目前水平下外向型经济体系的整合壮大,在于其整合壮大却不再升级,也不能自行纠正宏观不平衡状态后的楼市,股市,和物价--还是因为不平衡和这扩大了的不平衡。这也是某个叫‘葡萄’的仁兄说-美国人拿刀捅自己-的原因。

有心者可以读出上述不平衡的在当下的主要形式。一是速度论者就易而弃难,外向容易则为,内需棘手则弃;更致以内需之疲为外向张目;榨内需之惫为外向输血。外向成了发展的代名词。二是无论是千金马骨的出发点也好,还是隐蔽形式的私有化也好,这兑换后的人民币在太少的人手里堆积的太快太容易,直接导致其重利而不重业,重眼前而无视未来,重一人一家,一局一域而无视全盘。

像任何事情一样。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量的多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其变化的速度。显然,目前的状态已经是‘大到不能动’,‘快到不能停’--因为不平衡。

(历史的看,因为不平衡,才有‘智者’有此高明提高了发展速度;但同样因此高明和高速,才变得更加无法平衡。)

均势既成,外储对外的价值意义没有什么变化就无需过于关心。而风驰电掣,令人瞠目结舌的对内演化,灯火阑珊日久,却才是应该蓦然回首,众目所归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