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说“日暮乡关何处是”。与九霄环佩老师商榷。 -- 切地雷

共:💬15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前复语气有些不恭敬,抱歉。老师勿怪。

谈起诗文来,您是很有些理科男的劲头。 可惜诗文不能太实在。您非要说“黄鹤”是“官梦”,“日暮乡关何处是”是未得富贵,不能还乡,俗雅我且不论,起码是解的太实。当然我不能证明您错了,诗人自己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给您介绍前人的高见: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诗词歌赋产生于作者登高望远之际。诗人们或者远上寒山,或者伫立危楼,总之,于登临送目之际,他们无不慷慨多思百感交怀。并因此振臂奋笔激扬文字,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荡气回肠传诵千古的华章佳构。但是,更意味深长,更发人深思的是几乎所有这些诗词歌赋所传载的主体的情感都是郁塞胸中闷堵腹内的悲愁苦恨。落日楼头(峰头)断鸿声里,不知多少江南游子拍遍了栏干,宦海迁客望穿了秋水。无论是仕路失意日暮途穷或者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大凡登高一望,他们总会感到古今积恨天地来愁。

因而登临者望的只是心中的故乡和佳人(友人);而故乡也并非登临者诞生地自然状态的山水,而是一种象征,是诗人焦灼不安的灵魂可以徜佯其中得到安慰和休宁的精神家园。其实他们(包括所有人)对故乡的眷恋都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在那里,漂泊的旅愁可以停歇,仕路的失意可以得到抚慰,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可以得到安宁。但是,这种精神家园只是一种乌托邦,实在的故乡其实并不能在实际上抚慰他们的创伤。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思乡情切的人往往永远都在流浪。故乡只是一种虚拟的精神家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