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黄万里先生与三峡 -- meokey

共:💬556 🌺119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按黄先生的说法,建坝后卵石会沉积在三峡内

2. 正如我在上面给出的摘录,“十、在高坝建成、水库蓄水后,库内水深流缓,带动不了卵石泥沙流。当汛期全部卵石和部分泥沙将沉积在库尾壅水末端的重庆港,阻碍航道。逐年的沙石沉积将向上游漫延,抬高江津、合川等的洪水位,使那里泛滥频繁;且将继续漫延。以至达到新的淤积平衡比降而止。”

关于卵石问题孰是孰非,只需稍等,看黄先生的预言是否正确就知道了。

3.

三峡造价有很多种算法,你查到的不知道是什么算法。黄先生在反驳论证领导小组“论三峡高坝工程经济核算中的错误”一章中的说法是

报告中核算资金未计入国家拨款的投资利息,只算进贷款和还款的资金,是不合理的
竣工前只有支出,虽可使部分装机提前发电,移民须20 年陆续完成,水未蓄高,只能有少数电费收入,怎可能“贷款偿还期及投资回收期都是20.6 年,即竣工后的次年即可还清贷款,收回投资。这是其他大水电站做不到的”。(28 页)确实如此,全世界也找不到这样一个电站,工期绵绵20 年,而第21 年内就连本都回收了。即使“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期为9 年”,而连续移民须待20 年,工程准备需3 年,9 年起能在水库蓄满水后发多少电?显然其错误在未计利息,又把工程现值返算到开工年,故其“产出高于投入的净现值131.2 亿元。”

另,既然你确认三峡的造价是10000元/千瓦,那么根据黄先生引用的“汪胡桢统计,造价按1983 年以前的平均数”,

已修葛洲坝电站就是这样:造价每千瓦2000 元,工期12 年;而各省分散的大中型电站每千瓦造价880 元,工期4 至5 年,(见汪胡桢统计,造价按1983 年以前的平均数)。分散电站单价既低,资金回收又快,经济效益要大四倍以上。
三峡造价确实是在其他电站的3倍以上。

1. 黄先生给的数据是说百年一遇的,而三峡的修建目的是防千年一遇,这个洪峰流量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有,你的帖子原话是“等到上游该建的水库都建起来,整个三峡上游的水库总库容达到两、三千亿立方米以上。到那时候才有能力把汛期的洪水全部拦下”——不为了防洪拦汛期的洪水干什么啊?你这话与我理解的“要建2,3000亿方的蓄洪水库才能够的防洪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