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黄万里先生与三峡 -- meokey

共:💬556 🌺119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讨论

这里不是“沉积岩形成的第一步骤”,只是“岩石循环过程”的第一步。
同意,是我说的不对。

而黄老说的

卵石是从水成岩断层裂缝中喷出的溶浆凝结成后经长期滚动而成形的。它们可从流域各处喷出,经地质历史上地形的升降与来回滚动,趋向于较均匀地分布在流域里

其实说了两件事,先是溶浆凝结成岩石,然后岩石变成卵石。岩石变成卵石这一过程,黄老只用了“滚动”一词来非常简略的解释了,但我没有看出来他说的“滚动”与你说的成因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觉得你这个解释太牵强了。

卵石是从水成岩断层裂缝中喷出的溶浆凝结成后经长期滚动而成形的。

这句话里明确说明了卵石形成的材料(岩浆)和过程(凝结和滚动)。而黄万里假设的这个卵石形成材料(岩浆),显然是不对的。

首先明确一点,火成岩的两种类型,侵入岩与喷出岩,的形成过程中都没有“滚动”这么个说法(这样说对吧,我查的资料上似乎没有提到这个过程)。所以,黄老说的“它们可从流域各处喷出,经地质历史上地形的升降与来回滚动,趋向于较均匀地分布在流域里”中的代词“它们”指的应该是火成岩,很可能指的是喷出岩。

暂时不提形成卵石的岩石是什么类型的。你说卵石的成因是

卵石是河流沿岸岩石风化崩塌,破碎的岩石落入河里,在水流和石块之间互相摩擦的作用下,棱角被磨圆而形成的。这是地学界公认的结论
而黄老说的成因是
长期滚动而成形
我确实没有看出来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用词不同而已

现在说你的关键质疑是:形成卵石的岩石是什么类型的。河流沿岸岩石可以是三种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任何一种。你认为黄老说的只有喷出岩。

黄老说“它们可从流域各处喷出,经地质历史上地形的升降与来回滚动,趋向于较均匀地分布在流域里”,按我上面的分析,代词“它们”指的应该是火成岩,很可能指的是喷出岩。如果我对地质学里岩石的形成理解正确的话,火成岩“经地质历史上地形的升降与来回滚动”后,很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岩石。对吗?

拿你说的猪肉来说吧,比如我说“猪肉被食用后,经过分解消化,被人体吸收”,这其中用不着提到分解消化成氨基酸脂肪酸之类的吧?你也不会理解成猪肉直接被人体吸收吧?

顺便问个问题:长江里的卵石,其所属的岩石的种类当然三种都有。不过比例上是大致相同,还是某种岩石是主要的来源?我没能查到有关数据。

======= 明确一点,这以上确实是我自己对于黄老文字的理解。针对你的质疑,我试图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出解释。这里会有三种情况:

1. 如果黄老的文字不能按照理论正确解释的话,那么是黄老的错误,你的质疑是对的

2. 如果是我曲解了黄老的文字,或者对于理论理解有误,那么是我的错误

3. 如果我能够合理的解释黄老的文字,那么我就成功的反驳了你的质疑,而你的质疑是错的

这里不是替黄老圆场,而是针对你的质疑,试图给出解释。当然,我的理解(对黄老和与理论)有可能出错,所以才在这儿辩论。假如我能够保证自己的理解不出错的话,就没有必要辩论了,我直接下结论说你的质疑是对还是错就可以了。这个系列相关的辩论都是如此。所以你也不用扣帽子。

你,包括其他人写的这些我都在认真看,也根据你们提到的内容学习新的知识并应用在辩论里。如果这还不算认真讨论的话,我不知道什么算。至于我经常引用黄老的文字,那是因为你们是针对黄老的理论质疑,而不是对我质疑,对吧?

你说“岩石风化崩塌需要条件啊。下切河段因为两岸陡峭坡度大”这个没错。但是长江上游地区大多属于山区,属于各种河谷地形,就是两山夹一河这样的地貌。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河流下切造成的坡度,河谷地形本身就十分有助于两岸风化的岩石滚落。

“你这里承认了卵石可以磨得更小,但黄万里可没这么说过。你又一次替他圆场子”这句话可是非常的不正确。黄老自己就说过“岩基水成岩经风化后,再被径流冲入河里,成为悬沙,其量很大”,只是我觉得他认为这一现象与他讨论的卵石分布无关而并未讨论而已。他认为卵石尺寸各异的关键原因是“由于地质史上地层的升降和地形的演变,卵石曾多次东西来往运移。运移过程虽使卵石磨损减小,但因其起源地点和运移方向多经变化,不一定是上游山区的较大,下游平坦地区的较小”

最后,如我所说,“为了方便起见,下面再把黄老地质史部分的结论贴一遍,避免误解”

从上述长江地质历史和河床演变过程,便可明确下列事实
这句话及以下都是黄老的原文,不是我认为的事实,“我的科学态度”无损于此。

(1)卵石是漫铺在长江上游广阔的流域内的
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内容,你还没有能够说服我呢

(2)

从字面上看,黄万里的卵石成因就是“岩浆喷出”加上“地形升降导致来回滚动”。从他这里看不到任何流水作用。
如果(1)黄老说的正确,卵石的来源就在附近的话,流水确实是没有作用的。长江里的水可没有这么大的腐蚀力

(4)

长江流域也不过经历了一次从东高西低到西高东低的转换,卵石居然“多次东西来往运移”?
对此,你看到黄老的解释“我国地形这些总的演变情形,先则东高西低,继而改为西高东低,又全面各地不均匀地抬升或沉落,不排除其中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局部升降”没有?这样的说法对吗?

(5)也是我们讨论的一部分,这儿不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