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十:兴衰周期(一) -- 井底望天

共:💬352 🌺2718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集权的好处是,集中更多的力量办大事

让民间有自己组织的好处是,民间自己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这时他们有自发的组织力量。

您说的沈强我没有研究过,网上搜到的信息也比较肤浅,就不谈论了。并且,以我小人之心看去,在中国,“典型”这个词实质是“特例”+“文宣”。

对于农村普遍的灌溉系统凋零,我觉得这恰恰回答了梅西指出的问题。

上层彻底搜刮了所有力量和资源后,却把所有资源投到别处,不为民间办事,自然会让民间出现问题。

比如灌溉系统,当宗族有很强凝聚力的时候,他们不会允许维系整个村子生存的水利出现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组织人力,发动募捐,进行治理。

但是现实呢?现实是除了一些特例,普遍的现象是大家各人管各人,谁也不去管集体的。为什么?因为本朝传统,这些事是“国家操心的”。可是实际上作为国家代表的基层政府,才不愿花钱为你办什么水利,因为第一产业不出钱、不出GDP。在中国,大多数地方官都盼望着自己的治下全是工业区和楼盘,没有一块农田。

如果选举制度合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可以不投票给这样的地方官;如果宗族或其他地方组织强大,至少还可以让其做得不太过分,至少搜刮得不那么彻底。但这两者在现实中都不存在。

这样,对于村民来说大有用处的水利,村民自己是没能力做了,无论是组织上还是财力上,政府又不替他们做,自然会出现凋敝。

不要跟我说“村民可以自发捐款兴修水利”,看看前几年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就知道实际上农村被搜刮到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实现的程度。

农技和医疗系统比较复杂,应该另外讨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