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几句五金工具 -- 大地窝铺

共:💬271 🌺9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火电厂的运行模式

这段时间没情绪,好长时间没有回复了,还是接着说吧。

又和还在电厂坚持的童鞋们聊了一下,在火电厂由于热控导致的非停比例的确很高,一般都10%左右吧。当然关键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冗余是少不了的,搞系统设计的人不全都是笨蛋,定期的ABCD各级检修都有,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个专用名词叫节检,就是趁这时候大家不上班,负荷低,赶紧修,结果搞得在电厂的那帮童鞋们好多年过不了年(家属们只好自己到厂里来了,于是每逢节假日,厂里的通勤车拉的都是家属,有嘴上无德者称之为“慰安妇来了”)。

所以说,火电厂非停比例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设计的人不懂可靠性设计,而是因为设计思想更保守:

首先,虽然一次起停机的损失很大,但是比起主设备的损失还是小很多,因此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宁可停机也不愿冒险继续运行,尤其是现在厂网分离,机组是自己的,电网是大家的,何必为了电网而冒损失自己的机组的危险呢?

其次,化工行业虽然也是高温高压,但是毕竟量没有那么大,而现在的火电机组,主蒸汽流量动则几百上千吨,尤其是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有2000-3000吨,无论什么小事,乘上这个数就是大事。

因此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设计策略可能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至于DCS系统,看来热工行业的发展似乎要晚一些。火电厂DCS的规模看来要小一些,工程师站一般就3-4个,前面的操作员站一般也3-4个:一个司机管汽轮机;一个司炉,管锅炉(他的操作员站多些);一个司水,管給水;还有一个管电气的,有时候也有人管叫司电,一个班4个操作员就够了。然后还有一个值长或者单元长(当机组较少时就没有单元长了),其任务就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坐在操作员后面的高台上,看着操作员的操作,当然在机组出问题的时候,他的任务就重了,他是现场的最高决策人,无论是停机、还是继续运行的都得由他决定,他的上级,即使是厂长,只能提出建议,而不能直接向运转员下指令。因此他们的挣得钱多,权力也大,但是他们一旦到了40岁都不愿意干了,无他,压力太大了。

另外还有一帮跑腿的,哦不对,应该叫巡检,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操作员后面的小玻璃房子里面坐着。原来他们是呆在零米(此处的标高是零米,那些最闹挺得设备都在这里)的小房子里面,但是那里的环境太恶劣了,联系也不方便,就都给搬到中控室后面的小房子里面,然后隔一段时间就到现场去逛一圈,各处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跑冒滴漏,设备有没有什么问题的。另外就是前面几个操作员拿不准的时候,就被支使着去现场看看,在晨大的贴子里也说过,这些人就是中控室操作员的耳目和触角,而且如果想升级到操作员必须经历这个阶段,因为只有天天在现场泡着,才能熟悉现场的系统、设备,将来有机会坐到在单控室的台子前面才能知道显示的到底是什么设备。有些资深的巡检,在操作员吃饭、上厕所时可以代替他们去看盘,当然得经过考试,这些人就是后备的操作员。

那个所说的基于Unix的DCS系统是Foxboro的IA51系列,历史悠久,有段时间厂里打算升级成71系列,后来没下文了,因为机组都要拆了。前段时间又去了一趟,才发现他们的机组只剩下两台20万了,其他的都给拆掉了。那些拆下来的设备,一部分厂里留下作备件,另外都给别的电厂买走了,没办法foxboro停产了,备品备件有钱也买不到。现在很多电厂也面临着这种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不得不“被升级”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