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另类腐败 -- 无心之云

共:💬27 🌺31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点清野史:面子的窘态

大凡一个文明古国在衰弱期时,其国民就会产生鸵鸟式的好面子。这种畸形的心态,在满清末年的中国尤为突出,上上下下将一个地大物博成天挂在嘴上。百姓有此心态已是要不得,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执政大臣们,和外国签订了一个一个条约,割让出一块一块国土,仍泰然自若。碰上小小的面子上的问题,则要百计挽回。其实,他们的挽回面子,只不过是做给自家人看而已,有什么益处呢?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清政府只好跑到马关跟日本人坐下来谈判。清方的谈判代表是李鸿章,日方的代表是伊藤博文。这个伊藤博文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是明治维新的倡导者之一,又是明治宪法的起草者,有“明治宪法之父”的美誉。他还是个精通汉学的学者,中国文人的几下看家本领,像什么吟诗作对之类,他也颇为精通。

马关谈判终于以清国签下耻辱的《马关条约》结束,大获全胜的伊藤博文设宴邀请李鸿章。在宴席上,心情大好又不无炫耀的伊藤博文提出要和李鸿章对对子,由他来出上联。李鸿章听了心想,对联是中国文化特产,本国的读书人童蒙时期就会对来对去。打仗我们不行,对对子,恐怕你们不行。于是李鸿章就请伊藤博文出上联,由他来对下联。

伊藤博文用流利的汉语说出他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听了这个上联,脸就垮了下来。

这个上联出得很巧妙,主要在相和将两个字上做文章。相将连在一起是奉献的意思,分开来分别代表文官和武官。文官负责的是管理国家,搞好内政,所以相是在内的。武官负责的是训练军队,抵御外侮,所以将是在外的。相又有专指宰相的用法,李鸿章当时的地位差不多就是清朝的宰相。另外,汉语里对中国官员的最大尊崇有一个身兼将相的词,表示其人文武双全。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创立的,在覆灭前,李鸿章应该得到不少文人谀颂其身兼将相的马屁,他自己可能也一直以此自诩。 

现在伊藤博文的上联将那个马屁搞成一个臭屁,“内无相”是在对李鸿章说,你这个宰相没有做好,甚至还很糟糕,要不然怎么会一个卖国条约一个卖国条约地跟外国签?这不跟清政府没有你这个宰相一样吗?“外无将”也是在说李鸿章,北洋水师在你手上办成这样,三军溃败,罪在主将。虽然说名义上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主将,可他还不是都得听你的?都是因为你李鸿章治国无术驭军无能,才造成清国“内无相,外无将”的局面,所以才有甲午中日海战中方的惨败,而惨败的后果就是签订《马关条约》。“不得已玉帛相将”,这玉帛就是指代《马关条约》中的原属中方的土地和其他重要利益。不得已签订《马关条约》,将国家利益拱手奉献给日方。

出完上联,伊藤博文就等着李鸿章对下联。李鸿章想了半天,没想出下联来。

对这个下联也要有技巧,首先上联分明在骂人,下联就必须反唇相讥,要不然就找不回场子。其次,上联中巧妙地运用了相将两个字,下联也得有和相将两个字一样,拆开来是两个各有寓意的字,合在一起是一个更有寓意的词在里面。

被讽刺得大丢面子的李鸿章方寸已乱,那里还想得出合适的对子?好在他还能挺住这阵尴尬,没有像《唐伯虎点秋香》里宁王府的对断肠一样仰天喷血。

带着一肚子不良消化的酒食回到衙门,李鸿章将他所有的幕僚召集起来,专门研究怎么把伊藤博文这个该死的上联对出来。那些平时因八股文作的很溜而得到李鸿章赏识的幕僚们,对着这个恶毒的上联目瞪口呆。天对地雨对风,相将对什么?冷场了好半天,终于一个平日颇受李鸿章冷遇的浙江籍幕僚出来说:“这个对子也不是很难对的嘛。”李鸿章欣喜地抓住这个他的面子的救命稻草,一叠声地请他快把下联说出来。

那个幕僚说道:“何不就这么对: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李鸿章一听,不住口地赞叹对得太绝了。

度量对相将确实很绝,这两个字,拆开来,度是忖度了解的意思,量是测量的意思。“天难度,地难量”是说天到底是什么由什么组成,人难以掌握了解。地到底多广大多复杂,人也难以测量。合起来的度量,既有忖度测量的意思,也有胸怀气度的意思,这里主要用来指代胸怀气度。“这才是帝王度量”是说帝王的胸襟气度和天地一样,是恢弘的,即难以忖度也难以测量。至于帝王,自然不是指李鸿章,而是指大清国。

整个下联的意思就是,我们大清国乃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到底有多强大谁也不能知道。你们日本,蕞尔小国,占了我们一点小便宜就这么卖起乖来,不知道我们是因为胸襟气度很大,才不跟你们计较吗?

这个下联对得确实巧妙,反唇相讥得也很得体。不过,条约都签了,台湾都割出去了,争这么个小面子又有什么用处呢?

文的这么争口气倒还不太离谱,武的也搞面子工程,就只能让人一声叹息了。

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之前,拱卫北京城的御林军很不少,以营为单位分官统辖。按沿袭下来的惯例,这些部队的旗号分别命名为“神机营”“火器营”之类的。当时北京的步兵统领,也就是北京卫戍司令是满大臣荣禄,他招了一批新兵,训练后编成一营。这个营的旗号,被命名为“虎神营”。旗号一出来,大家翻遍古书典籍都找不到这个旗号的由来,于是就有人去问荣禄,为什么取这么个旗号?

荣禄回答说:“虎神营是专门来对付洋鬼子的,洋鬼子祸害中国不浅,他们的船坚炮利,我们一时又打不赢。不过我发现他们一个破绽,那就是他们的名字,洋鬼子。洋鬼子里面的洋和羊的读法一样,羊最怕什么?老虎。老虎吞羊,那叫一个厉害。洋鬼子里面有个鬼字,鬼最怕什么?神。神仙能制服鬼。我取的这个旗号叫虎神营,虎对付羊,神对付鬼,虎神营那还不将洋鬼子彻底消灭掉啊?”

原来是这么个来历,不能不说气魄不小。不过,光靠一个名号,撑点面子倒不错,实用起来就一点用处没有。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这个虎神营跟其他的八旗豆腐渣兵一样,逃的逃,死的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国家要是对外虚夸,对内粉饰,那就得为他担心会不会走上大清国的老路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