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投票】您认识这样的男人吗? -- 物格修齐

共:💬69 🌺222 🌵1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67 / 0

    我认识收入,外型,学历,三种个人性格,年龄,婚姻状态,种族均符合的男孩子。
    8/0
    我认识的没有收入,外型,学历,三种个人性格,年龄,婚姻状态,种族都符合的男孩子。
    47/0
    我认识收入,外型,学历,三种个人性格,年龄,婚姻状态,种族只有一项不符合的男孩子。(请列出)
    12/0
    我认识收入,外型,学历,三种个人性格,年龄,婚姻状态均符合但是外国人的男孩子。
    0/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估计,平均应该没这么高,真的平均只可能比统计局的更低

哎,这个其实很有些悖论的意味。

像量子力学一样,从微观到宏观的直接对应是很难的。

一方面觉得在上海10w/y不算什么,似乎生活中太常见了

另一方面又觉得平均值如果真的能达到统计局那个数,也相当不错了

统计局那个样本总体说来,就是上班的,拿工资的,代扣税的人。

这样两端的样本数可能不够,因为国内的报税制度不完善,以及外汇监管制度的不严密,所以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的隐性收入,无法在统计样本里出现的。再者,一部分底层的,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和劳动合同的,干一天活,拿一天现钱的人,也没法在样本中占到足够的权重。

所以最终,出来的数据,大家都骂,似乎哪个阶层也不认可。

想想也知道,如果是双头锥形或者正态的群体分布,那么知道中间层的大致数据,底层和高层应该也不太难推测,或者底层和高层本来权重就小,因此舆论不会对中间层的数据感到不准。

如果是哑铃型,那么中间层的数据,就是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个体,中间层的数据,自然也会引起大量的人认为其失实。

所以两极化如果严重,真的会有很大的问题。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想法,没什么依据和数据,只做一说而已。

如果是mm的条件,那还是用具体数字吧,因为我们虽然搞不清楚平均水平这种相对值,但凭经验不难大致得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绝对值。

只是...如果这样,要求收入的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就没有了,哈哈

其实,有时,这年头,借口也真没什么用。

P.S,如果但看某些行业,或者某个特定群体,统计局的数据应该还是有参考价值

比如看这个分行业的数据,还是有意义的,毕竟人家是统计局,就算不准,你也找不到比他更准的人了

http://www.stats-sh.gov.cn/2003shtj/tjnj/nj10.htm?d1=2010tjnj/C0807.htm

顺路想起一个笑话:

小明回家向妈妈炫耀说:“今天幼儿园老师提了个问题,问鸟有几条腿,我说3条,老师奖给我一个苹果”

妈妈很奇怪,答错了,怎么还有奖品呢?

小明说,其他小朋友都说鸟有4条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