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共工和鲧的关系 -- 人间树

共:💬17 🌺17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再谈共工和鲧的关系

当我谈及共工和鲧的关系时,并没有把它当作定论来讲,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想法来介绍。

所以我说:

虽然单从史籍记载看,共工和鲧经常被当作两个人对待,但细心研读,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是希望读者自己根据这些很有意思的东西作出自己的结论。

而怪兄对我提出了明确的问题:

人间树兄对现存文献和“共工就是鲧”这一说法相矛盾的地方做出怎样的解释?人间树兄是否基本接受了疑古学派的观点?如果不是对疑古学派的基本观念和学术体系以及主要的学术论点表示认同,单拿出一点,很难服人。

首先,我完全接受顾先生关于古史层累造成的观点,特别关于尧舜禹时代的文献记载,只是对其成因有不同意见。

其次,并不是接受了古史辨的整个观点,才能接受共工和鲧的同一,而是相反,通过对共工和鲧的关系的探讨,可以让我们对古史层累的造成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让我们直接从怪兄的比喻出发:

举个例子,如果文献记载,甲杀了胡刚,甲杀了吴强。胡吴一声之转,刚强也可互训,那么我们是推测胡刚,吴强是一个人比较合理呢,还是二个人?如果我们查户口本,这是两个人,那么如果要得出是一个人的结论,只能说户口本是假的。进而我们可以怀疑所有的户口本都可能是假的。

这个比喻非常具有表现力,很容易让人表示赞同,但我不得不指出,这个比喻还要考虑几个问题:

一,大大简化了案情。

胡刚和吴强只表现了共工与鲧的音近关系,而对其他大量的雷同或类似视而不见。

以下给出一个对比图,图中只有关键句,完整引文及出处见文末。

点看全图

如图所示,共工或鲧,作为中心人物,其上有至上者,其下有继承人,与其并列的有帝位的竞争者和导致他们败亡的执刑人。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 帝尧姓号陶唐氏,唐氏伐之,共工以亡的唐氏即尧。

2 竞争者其实也暗示了执刑人,如:

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这里的执刑人当为高辛。

3 至高者与竞争者和执刑人之间有重叠关系。

这很好理解,对前者来说分歧只在于帝位在竞争胜利之前还是之后。

对后者来说如果至高者不是直接的执刑人,至少也是发出命令者。

在作了这样的说明之后,我们发现,共工和鲧的传说中,几乎所有的结构要素都可以互换。

这还没有包括洪水和堙塞这两个重要情节。

二 有几本户口本?

怪兄拿出的户口本是史记和大戴礼记。

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

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又说:

如果说共工是鲧,鲧和自己父亲争帝位,然后撞不周山,倒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很牵强。

这话是在反驳我的对换说,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可是,且慢,我们还有别的户口本: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 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居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顚,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呜,噎呜生岁十有二。

——海内经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祝融降居于江水,生共工-------帝令祝融杀于羽郊(同出海内经)

颛顼 ---------------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

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 (共工)与高辛争为帝,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我们前面所说的对换,在这里变得更加明显了。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海内经

我们有两本户口本,不,两套古史系统。

说白了,有两大民族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

有个坏人在大洪水时作乱,被灭了。

只是这个被灭的大坏人,被山海经系统指认为黄帝后裔鲧,而被黄帝系统指认为自己的对头共工。坏人对换,除掉坏人的英雄也刚好对换。

这不可能用偶合来解释吧。

三 对立的消除

当然,两套系统的流行必然让后人困惑——同为洪水,怎么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大坏人呢?

于是后世的学者,史家就开动脑筋来消除这个对立。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 《尧典》《韩非子》中共工和鲧的同时出现。

只是,《尧典》号称尧的时代,却留下了后代追记的痕迹。

1 昨天说的

也就是说,早期的先民一年只有两季,一季草长,一季麦熟,是直接与身边的植物相关的。

(这一点值得相信《尧典》的朋友好好思考:商王朝从没拥有过的四季观念和观测星象以定四时的技术手段如何为早于商朝几百年的尧时代所拥有?

2 竺可桢先生有论文力证《尧典》晚出

《尚书?尧典》所记仲春“日中星鸟”,仲夏“日水星火”等,吾友竺可桢考定谓是西周初期测验之结果。《尧典》之编纂,当更在其后。

至于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 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流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 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 :“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韩非子-外诸说

年代自然很晚了,内容让我想起了李先生的笑话:

因为传奇的特性,人们不会真正知道基督山伯爵是谁。在传闻中,人们知道华侨村有两个男人拥有劳斯 莱斯,其中一个是李春平,另一个叫理查德。

  “哦,那是他们弄错了,”坐在明代红木书桌后面的李春说,“我就是理查德,理查德就是我。

外链出处

韩非子面对传说,也是如此无助。

总结一下,共工和鲧的对换关系是无法掩盖的,也是传统尧舜禹一脉相承的古史系统无法解释的。

古史的层累造成的因素,不仅有儒家禅让的政治因素,有各民族自我美化的民族因素,还有民族因素不显著时学者企图消除对立的逻辑因素。

要理清这些因素,需要的工作量太大,顾先生的清理工作不可能没有错,但就说出这一点的凿破鸿蒙之功,是没有人比得上的。所以傅斯年会说颉刚是现在史学的王,谁也比不上他了。

大牛发现藏宝坑,大家并肩子上,大牛可能挖得太猛,错过什么好东西,或伤到什么好东西,都无法与他的开创之功相比。

对了,最后说明一下,本来这个回应,应该发个回帖,但资料太多,可能需要修改的地方太多,而我不是认证会员,回应不能被马上接受,无法马上修改,所以只能如此了。说明一下,以免大家误会我霸占版面。

——————————————————再补充几句的分界----

共工和鲧同时出现的文献当然不只尧典和韩非子,但年代都很晚。

而山海经的原始性,在王亥之名的探讨中已经证明了——

史记的王振,世本的核,汉书古今人表的垓和吕氏春秋的王冰都是错的,只有山海经的亥与甲骨资料吻合。

详见

人间树:【原创】车轮滾滾(下)

关键词(Tags): #共工(嘉英)#鲧(嘉英)通宝推:南方有嘉木,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