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乌托邦/反乌托邦想像与中国南北之争 -- 南渝霜华

共:💬60 🌺2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乌托邦/反乌托邦想像与中国南北之争

在《台海一九九九》(台北:自立晚报,1992)里面,姚嘉文设想:

因为北方生态恶化,严重缺水,中央政府力推南水北调工程,引发南方各省激烈反抗。在“楚户联盟”等极端势力推动下,南方成立“江南环保联盟”,发表“中国水权宣言”,公开反对调水,并进而主张南北分治,支持台湾建国。北京方面联络台湾亲大陆政客发动政变,劫持台湾总统,但在世界各国和南方各省杯葛之下,惨遭失败。台湾随即独立,并获中国与国际之承认。公元二〇〇一年到来之际,台湾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民主健全、自由开放的海洋国家,以“世界政坛的会议室”著称。

姚嘉文何许人也?民进党前主席、台独精神领袖之一。上文之建国梦,一九九九年未实现,如今更似海市蜃楼。然以李登辉之“七块论”相较,可发现这些台独人士都寄望于大陆的南北之争。李登辉在《台湾的主张》第七章中表示:“希望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为七个区域。”除“五独”之外,李登辉没有说剩下两块如何划分,但他显然意识到,倘若大江南北精诚团结,周边地区是很难分离的。姚嘉文更明言,“中国南北利害不一……”,畅想此一纷争如何能为台独所利用,一举实现建国大业。

台独的乌托邦就是我们的反乌托邦,而南北之争始终是一个关注的焦点。王力雄一九九一年在台湾出版的《黄祸》(这部小说后来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想像中的南北冲突和战争,不过大陆人笔下的台湾趁机反攻大陆,“台湾人民义勇军”一度杀到华北,直到北军核平台北,才仓皇撤退。王作此构思,基础是什么呢?“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水平在近代历史上始终超过内地。邓小平时代的沿海开放战略给了沿海特殊优惠,差距进一步扩大,和内地形成断裂格局,被人称为‘两个中国’。这两个中国无论从经济发展程度、社会观念、生活方式上都产生了很大差异。“

两个中国或许太夸张,但南北之争的确存在。而包括台独在内各种分裂势力,以及不怀好意之国家,也确实盼着中国南北互博,自己折腾自己。要让中国自乱阵脚,最佳着力点除了政体改革、经济危机之外,也包括很好作文章的南北之争。以回归多年的香港而论,梁文道说港人爱国,然今日仍有相当多的香港人对国家的归属感薄弱,乃至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并不单纯是因为政见不同,内心对北方政权的抗拒也在作祟。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如果香港继续桀骜不驯,以后必然会在区域发展中遭到冷遇(如今已显端倪),只有南北之争兴起,香港的地位和价值才有望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广东在产业布局、资源分配方面固然和香港有矛盾,但在政治异议方面则与之互为犄角。前一段围绕粤语问题,南北媒体立论颇为不同,彰显心态差异乃至地域矛盾,实为隐忧。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人文地理差异巨大,历史上,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始终有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之感。秦朝凿灵渠平百越之后不久即灭亡,南海郡尉赵佗攻占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历五世方为武帝所灭。此后南越故地(含今日越南北部)民变频繁,让朝廷非常头疼。观《安南志略》可知,历任太守、郡守,因疾病或叛乱死在任上的,为数甚多。北方固有精兵猛将,但南下之后,一则不习水战,二则不适山林,三则不耐暑热,经常被灵活机动的南人打得落花流水。即便一时得手,也难长治久安,元朝三伐安南,可谓惨胜,然终不能迫使安南国王来朝。宋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又造成了新的不平衡,这一点,在开埠通商、东南沿海出现半殖民地畸形繁荣之后格外明显。义和团和京津清军浴血奋战之时,南方的封疆大吏们却在“东南自保”。此举固有保全斯土之功,对其后辛亥革命也大有贡献,但以当时全局观之,又何尝不是南方在关键时刻舍北方而不顾、置中央于绝境?未来倘北方有事,南方又何以不会再次离心离德?我们的对手,对此南北嫌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国南方的经济增长,正产生出日益增大的财富、具有活力的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之外的经济力量的积累以及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将会看到中国南方出现一些拥有政治计划的集团,如果不是在名义上,那么它们在事实上也将是政党的胚胎,而且可能会与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华人建立密切的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如果中国南方出现了这种运动,如果改革派在北京获得了权力,那么就可能出现某种形式的政治转变。”(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以今日中国局势观之,亨廷顿这番预言可谓洞见!那个“拥有政治计划的集团”,颜色革命的中国分舵,右派势力的代表与喉舌,正打着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旗号——南方系。试观右派最为活跃之处,除在各路势力犬牙交错的京城与左派旗鼓相当外,在东、南、西均有优势明显的基地——上海、广州、成都。沪穗两地自不必说,四川(尤其是川西一带)媒体并不甚出位,然盛产右派,其历史与现实缘由尚待考察,我暂且归因于文化生态。此三地,又为三南:江南、华南、西南,共成广义之南方。大陆右派与台、港华人之“密切联系”,同样一目了然。其余南方之运动,北京之动作,“转变”之图谋,尽在不言之中。

常曰:右派何尝不爱国?只是政见不同,爱国方式也有差异。即有南北之争,双方胸怀中国,自有节制,不必杞人忧天。我相信绝大部分右派并非民族虚无主义者,亦有强国之梦。但南北之争若有一天因政见冲突再趋激烈,博弈者绝非今日夸夸其谈的右派,而是打着右派旗号、各引奥援、野心勃勃的实力派。彼时国将不国,真右派见之尤骇!又曰:右派多栖身大城市媒体,文人造反,不成气候。但观近期成功与不成功之颜色革命,又何曾“农村包围城市”,多由政治异见者,仰仗现代通讯之快捷,媒体覆盖面之广,散布真假混杂之消息,煽动民众,制造骚乱,以图颠覆政权。一旦占领区域中心,战略要地,出现多米诺效应大有可能。昔日东南互保,昭示满清危在旦夕。今人辩曰:清朝已然衰颓无救,不破不立,东南互保,于时保存社稷,于后成就民国,其于救亡图存实有大功。但今日中国国力已盛,民族复兴之势已现,如南北政争,祸起萧墙,最后政体如何尚在其次,最不堪者莫过于国家分裂、外人渔利,则百年来仁人志士之牺牲之奉献,必付诸东流!此虽耸听之危言,却非无本之论,在朝在野,左派右派,于此大局,惟望深思熟虑。

通宝推:本嘉明,铸剑,张三李四王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