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把清华大学搬到喀什去 -- 空格

共:💬63 🌺15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意,楼主想法创新,但祸害别人家的东西不心疼

很多东西都是浪漫主义的一厢情愿,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但不知江山可听指点?人员可听运筹?我直观的感觉,很有王莽之风(单指理想主义情怀)

搬学校不是搬石头,学校里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人就有互动,就有反馈,单凭一厢情愿是不行的。除了具体的人的反馈,还有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对人心及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事放在50年前,说不定能干成,52年院系调整,比这个动作大多了,也推下去了,但看看现在回忆和争议,得与失的衡量如何评说呢?

这事放在40年前,说不定也能干成,64年开始三线建设,搬家迁人更是波澜壮阔,

但现在回头审视,当年那些洒落在深山僻壤的“好人好马”,那些为了“备战备荒”建立起的厂矿军工,今昔如何?仅仅是几个长安、嘉陵、东风能代表的吗?

这两项大搬迁,我虽未亲历,但受其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且别论当时社会之风气,人心之所向,价值观之高尚,政府之威望与今相比如何

就说当时的作为战略决策依据的国际国内形势大背景,以及对应环境下的必要性也远非今日一喀什特区开发可比。以如此的战略性和必要性为基础,尚且留下今天评价之诸多不然。单为一喀什而连根拔起诸多顶尖名校,是否过于小题大做呢?

无论出于好心坏心,按老百姓话讲,祸害别人家的东西不心疼。

还有,楼主讲,对搬迁人员“晓以义,动以利”,这样看问题未免太简单了。

试想,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你晓人家以义的时候,你自己底气足不足?

你动人家以利的时候,你给的利够不够?

且不谈连根搬,就假设在当前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国家对这几所名校恢复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100%包分配,但也要学生100%听国家派遣,不许自主择业。同样晓以义,动以利。你看是否能行的通?

再者,很多东西要以当前的社会现实环境为依托,缤纷俗世里建不起桃花源。

就像一个有n个出水口的水桶,你提高一个口的阈值,不会使这个口出来的水压力变高,而是会使水从别的口流走。

同样以大学生就业为例,30年前,你不服从分配,那就没单位,没工资,没粮票,没饭吃。现在,你拿这些吓唬谁?

回到搬迁,要是讲义人家不服,讲利人家看不上,怎么办?

弄急了,还是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最后,人不过去,搬个空壳子学校,跟新建一所有区别吗?能传承精神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