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茅十七:神仙们的性生活 -- PUMPKINS

共:💬19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茅十七:神仙们的性生活

牛郎织女关系考

  

   这几年西风东渐,中国人过洋节成风,尤其这个情人节成为年青人心目中不可错过的重大节日。到了这一天,成双的情人们要表演你侬我侬的肥皂剧,单身的光棍们则要抒发迎风落泪的小资情。有些老同志就看不过眼了,觉得他们崇洋媚外,于是寻章摘句,考证出中国也有情人节,就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而牛郎与织女就是中国人忠于爱情的典范。

   那么牛郎织女之间是不是真的忠贞不二呢?还是用神经考古法来考证一番吧。先来看看《太平广记》中的一个故事:

  

  郭翰的艳遇

  

   一个夏日的夜晚,太原一位叫郭翰的单身帅哥正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一阵香风刮来,一位PLMM从天而降,郭翰以为是神仙来下凡指示工作,赶忙下拜。谁知MM说道:“我是天上的织女呀,单身太久心情不好,天帝让我出来散心,我听说你为人不错,所以就想托身与你。”郭翰当时一听这话都傻了,怎么会有这等好事?这时只见织女命侍女扫屋铺床,打开电风扇――原文说是“会风之扇”,估计和今天的电风扇差不多。然后织女与郭翰“携手登堂,解衣共卧”,只见她“柔

  肌腻体,深情密态,妍艳无匹”,与郭翰一夜欢爱之后,第二天早上凌云而去。从此以后,织女每天晚上都来和郭翰共度良宵,郭翰就问织女:“牵牛郎在那里?你怎么敢不理他独自出门?”织女不屑地答道:“有银河挡着,他怎么能知道。就算他知道了又怎么样,没什么可害怕的。”接着她用手爱抚着郭翰的胸脯说:“世人看不明白呀。”

   后来到了七月七日的晚上,织女忽然不来了,几天之后才出现。郭翰知道织女去和牛郎会面了,心生醋意,故意问道:“相见快乐吗?”织女媚笑道:“天上哪能比上人间?正因为感运应当这样,没有别的缘故啊,您不要忌妒。”这个“感运”的运大概就是“大道运行”那个运的意思,想来就是神仙们的考勤吧。郭翰又问:“那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呢?”织女说:“人世中的五天,相当于天上的一夜呀。”

   又过了一年左右,一天晚上织女突然痛哭流涕,拉着郭翰的手说,上边给的度假期限到了,明天她就要回去上班。郭翰一听痛哭流涕,搂着织女整整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早上,织女和郭翰拥抱话别,互赠信物后腾空而去。后来郭翰相思成病,整天挂念着织女。第二年到了约定的日子,织女果然派以前来过的侍女给郭翰送信,信中有两首诗。其一曰:“河汉虽云阔,三秋尚有期。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其二曰:“朱阁临清汉,琼宫御紫房。佳期情在此,只是断人肠。”那意思大概就是我爱你,但我们再也见不了面的意思,如果想再深一步感受诗意的话,推荐同时播放惠特尼?休斯顿的《I’ll always love you》。果然从此以后,织女就断绝了音讯。但郭翰却痴心不改,所有人间丽色都不放在心上,后来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因,才勉强结了婚,婚后生活很不幸福,整天和老婆吵吵闹闹,最后反目成仇。

   从这个故事来看,织女对牛郎已经没什么感情了,七夕只是例行公事,见完面马上又去会小白脸。要是按人间五天天上一日的说法,织女在天上的时候一天要下去五次和郭翰过夜,郎才女貌、豺狼配虎豹,此言自古不虚也。

  

  牛郎如何失去织女的心

  

   按流传已久的说法,牛郎原先是个贫下中农,趁仙女们下凡的时候偷看她们洗澡,顺便偷了织女衣服。织女回不了天宫,就和牛郎一起生活,并且生下一对儿女。这故事要放在今天肯定没人信,别说天庭总统的女儿了,就是凡间一个小县长的女儿也没嫁给农民工的。不过织女在天宫整天足不出户织云锦,估计没见过几个异性,情窦初开之时碰上浓眉大眼膀大腰圆的牛郎,这凡心不由得就动了。后来王母娘娘听说这事。一百个不乐意,好好的高干子女嫁个农村户口的,这怎

  么行!于是亲领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牛郎一路追来,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发簪一划,于是一道天河横亘眼前,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自此之后,只许牛郎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见一次。说到这里插一句,古代人心眼比较实,神仙也不例外。要是放在今天,王母完全不用这么费劲,关照天宫门口的保安四大天王一句,紧抓流动人口管理,没有暂住证的人一概送到救助站遣返,牛郎虽然名字比较牛,但他再牛不也连农民工也算不上吗?

   俗话说时间和距离是爱情的杀手,织女独守空房,一年到头只和牛郎见一次面,时间一长感情肯定会变淡。织女本是天上地下有名的美人,《淮南子??m真训》里有段话,相当于神仙版的《我有一个梦》,讲当上神仙后会非常之爽,到底有多爽呢?书里举的例子是:“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织女要是当老婆的话,宓妃也只能当小妾,这宓妃可不是普通人,她就是那个“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可见织女的魅力。这样一位单身美女在天上,肯定少不了神仙们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这些神仙们什么没有什么不会?那是牛郎这样一个傻小子能比的,织女眼界一开,牛郎肯定玩完。《艺文类聚》引《续齐谐记》说,有位神仙告诉他的弟弟:“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其弟问:“织女何事当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有人解释这段话,说是诸仙回到天宫祝贺织女牛郎相会,我看不像,年年都有的事情,牛郎又身份低微,那有值得众仙一起去的道理。肯定是神仙们看到织女去会正主了,跟着凑热闹没啥意思,各回各家歇着去了。

   后来估计织女对这一年一次的相会也厌烦了,懒得应付牛郎。七夕的时候凡间女子很多都要乞巧,就在在花前月下仰望星空,乞求自己能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织女就借口满足她们的愿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下凡避开牛郎。《史遗》记载,唐肃宗时润州刺史的侄女张采娘于七夕夜向织女乞巧,织女送给她一枚金针。《秘阁闲话》记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时只金梭,从此之后她“巧思益进”,成为有名的巧手才女。而《神仙感遇传》记载,郭子仪早年在前往京城的路上,适逢七月初七,看到织女从天而降,郭子仪便求织女给自己赐福,织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后来果然应验。由这些记载来看,七夕织女经常在凡间忙碌,而不是和牛郎团聚。

   按今天人们的想法,两口子如果真过不下去就离了算了,可织女结婚是在封建社会,女人是不能主动悔婚的,而且王母娘娘出于天宫面子考虑,肯定不同意织女离婚,所以织女心里不愿意也只能和牛郎凑合着。这女人呀要是带着一股怨气过就了单身生活,心理往往会有一点变态,比如慈禧啦江青啦都是这样。织女的表现就是四处寻欢到处留情以和命运对抗,上面那个郭翰的故事就是一例。其实她也不是真的喜欢郭翰,只是心理有点变态喜欢玩弄别人感情,要不再借口心情

  不好请几天假下凡相会不就得了,为什么要终身不见人家呢?

   不过牛郎也不见得就是好人,不信你挑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北京三里屯酒吧街这样的地方随手找个拉客的小二问问:“你们酒吧有牛郎吗?”

第一夫人情爱史

  

  题记: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婚姻失败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岁月如流水,冲淡了往事的回忆;时光似微风,吹去了爱情的离思。在没有娱记的洪荒时代,不知有多少名人恋情默默沉寂在了历史中;在新闻管、制的封建社会,又不知有多少人的八卦爱好遭到了粗暴的扼杀。然而,岁月如歌,爱情永恒,纸里包不住火火中放不得冰,只要我们用心寻觅,神经考古法终将带你还原历史的真相,扫去记忆的尘封。

   说起天庭里的名女人,王母娘娘无疑可称第一夫人。她是女神仙里的大姐大,母仪天上,雍容华贵,每隔九千年发起蟠桃主题自助餐会。可是又有谁能知道,在她端庄的笑容后,隐藏了多少爱情的眼泪呢?

   《山海经》带着我们来到了王母娘娘的少女时代,她的相貌是这样的:“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 一条豹子尾巴,两排虎牙,满头乱发,这副模样在哪个朝代都称得上吓人。《山海经》的作者用心是恶毒的,他说了两个字“如人”――只是长得像人而已。当然在整容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与时俱进精神的指引下,大家都知道,美丽的蝴蝶幼年时都是丑陋的毛毛虫,所以不应该对少年王母过多的嘲讽。然而,与普通毛毛虫不同的是,王母的感情是热烈的,作风是奔放的,寂寞难奈的她,满腔春情无处抒发,总是时不时奔上山顶,用大吼来发泄心中的苦闷,逐渐养成了“善啸”的习惯。往事越千年,今天手捧《山海经》,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副画面:一头恐龙,恐龙中最吓人的霸王龙,于月圆之夜来到玉山之巅,望着夜空如卡通片里的希瑞仰天长啸:“赐予我漂亮吧――我是美女――”于是就有了史书中描写的场面:王母娘娘一声吼,狼虫虎豹皆奔走;王母娘娘两声吼,飞沙走石鬼见愁!

   俗话说,儿女是爹娘身上一块肉。未婚女青年西王母苦闷万状,她的父母原始天尊和太元圣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以西王母的外貌,又有谁敢娶她呢?思来想去别无选择,老两口便自做主张,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西王母的哥哥东王公,和西王母结为了夫妇。想来神仙们和凡人不同,不会那么禁忌近亲结婚吧。东王公的外貌也非同常人,如果说西王母是形同禽兽,那东王公堪称禽兽不如。《神异经?东荒经》记载,东王公“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外貌上倒和西王母非常般配。但俗话又说,强扭的瓜不甜,东王公和西王母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东王公居于东海之上,西王母却住在昆仑山之中,很明显这两口子是两地分居。据说东王公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和美貌仙女用竹箭玩投壶游戏,一轮要投一千二百发。投中,上天就会大笑;投不中,上天就会嘘他。由此来看,东王公的心思都放在了小蜜身上,所以让西王母一个人在昆仑山独守空房。

   按说在整容术尚不发达的远古,恐龙变美女的概率可是微乎其微,可长得勉强有点人样的西王母硬是变成了一个大美女。《汉武帝内传》中说她是:“视之年可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神人也。”其中奥妙何在呢?我们不妨去昆仑山一探究竟。

   据说昆仑山原本乃黄帝的行宫,气象万千,奥妙无穷,长满了奇花异草,遍布着珍禽异兽。这样一个好所在,黄帝为什么要送给西王母呢?原来当初黄帝与蚩尤大战不能取胜,王母曾派九天玄女下凡相助。西王母为什么要帮助黄帝?为什么自己不亲自出面?是不是少女对英雄动了心,却又深为容貌自卑?是不是黄帝得知王母相貌后深感难以承受其爱,才送昆仑山给她表示歉意呢?因为历史过于久远,就连神经考古法也难回答这一连串疑问。然而可以确定,西王母就是在昆仑山从母老虎变成大美女的。据说昆仑山有一种叫玉膏的东西,是黄帝的日常食品,这玩意是一种玉,但是软乎乎的像果冻,吃下去可以让人脱胎换骨,飞升仙界,也不知道王母是不是靠这个东西补血养颜、由内而外地变换了容貌。

   凡是有关美女的传说,就少不了绯闻,西王母虽说贵为天仙,也逃不了这一铁律,更何况她有着失败的婚姻。黄帝时代若干年后的夏朝,一个叫后羿的盖世英雄来到了昆仑山,他和王母发生了什么故事,一直没见到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羿是带着不死药下山的。西王母为什么要后羿不死?这个问题大家不妨考虑考虑。但可惜的是,后羿没吃上不死药,死于非命,枉费了王母的一番苦心。

   远古时期道路不通,昆仑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罕至,后羿之后的千百年间,一直没有凡人上山。突然有一天,一个白马王子出现在了王母眼前,他就是周穆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自驾车旅行爱好者。周穆王风流潇洒,见多识广,爱江山更爱美人,听说西王母是绝代美女,所以特来拜访。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赠西王母以白圭玄璧,两人同游瑶池,言谈甚欢。周穆王还在山上立了块碑,上刻“西王母之山”几个字。上古之时,相当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人心纯朴,喜欢直抒胸臆,从周穆王这块碑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现代小屁孩在电线杆子上涂写“xxx我爱你”的身影。分别之日,西王母和周穆王深情对唱。西王母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由于汉语的演变,古代的通俗唱法在现代人眼里成了拗口的文言文,但爱情这个东西,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用现代的情歌就可以很好地诠释西王母的歌词,那就是:“跑马溜溜的山上,几朵溜溜的云呦;莫说青山多障碍,万水千山总是情;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面对西王母的深情,周穆王唱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意思是说,我的任务是团结诸夏部族,治理万民,等这一切安排好了回来见你,大概要三年吧。这歌唱得冠冕堂皇,其实不过拿国家和人民当挡箭牌――谁不知道周穆王是有名的浪子,驾着马车一年到头到处自助游呢?换今天的歌词,这段就象《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谁知道是那年冬季?果然,周穆王玩弄了西王母的感情,到死也没再来过昆仑山,给西王母的心灵留下了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东王公,老婆婚外恋闹成这样了,他都没露面,看来两人的关系是彻底没治了。

   所谓光阴似箭,韶华易逝,这几百年一过去,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估计也渐渐淡了,凡间另一位君主汉武帝进入了她的视野。《汉武帝内传》中记载,西王母见汉武帝有志学仙,便下凡赠与武帝蟠桃数只,并教给他长生之道,看样子是想和汉武帝一结良缘。恋爱中的女人是美丽的,所以汉武帝看到的西王母“天资掩霭、容颜绝世”;恋爱中的女人又是温柔的,东方朔在汉武帝指使下几次偷桃,却都没被王母惩罚(比较:孙悟空偷桃遭到残酷镇压)。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王母发现汉武帝“形慢神秽,脑血淫漏不淳”,恐非仙才,只好忍痛和他断绝了关系。

   经过这么多次失败的感情经历,西王母逐渐变得现实起来,正好这时候有人把神界的后起之秀玉皇大帝介绍给了她。这玉皇大帝刚出道的时候位子并不高,神仙排行榜《真灵位业图》仅列他为原始天尊属下的右位第十一,可他能耐不小,升迁好象坐直升飞机,没多少年就爬到了神界皇帝的位置。也许是看重玉帝的政治地位,西王母就和东王公正式离婚,嫁给玉帝做了仙界的第一夫人。这时的西王母已经步入中老年,一直以老太太的形象出现了。

   不知是不是多年独居造成的性格变化,当上第一夫人后的王母娘娘再也不象那样温柔多情,而是心胸狭窄,性格乖戾。估计她和玉帝的婚后生活也不太幸福,就格外仇视有着美满爱情的青年情侣。她的女儿七仙女爱慕董永,私自下凡,两人都夫妻双双把家还了,硬是被她活活拆散。穷小子牛郎趁她外孙女织女洗澡时偷走衣服,虽说是使了点手段,但织女后来总归是爱上了他,而且生米煮成熟饭,生下一对儿女,男耕女织,生活美满。王母娘娘却不依不饶,出动天兵天将,将织女抓回天庭,当牛郎带着儿女追上来的时候,王母用金簪划出天河,将牛郎织女分隔两头,从此只许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见面一次。你说这王母娘娘也真是,当年和东王公互不相见,吃够了两地分居的苦头,非得要自己的儿孙也受这遭罪,何必呢?

   更年期妇女真可怕。

6嫦娥是风流寡妇吗?

  

  茅十七

  

   如果说王母娘娘是天上的第一夫人,那么嫦娥无疑算得上第一寡妇。她的丈夫后羿在尧时代死于徒弟逢蒙手下,算来已经守寡好几千年,天下寡妇无出其右。中国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西洋也有“风流寡妇”的掌故。但是纵观历史,嫦娥除了有一次被天蓬元帅骚扰过外,一直没闹出什么绯闻。按说.八戒那次只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天庭当时好像也没搞严打,应该是罚罚款或者据留两天就完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玉帝从严从快的处理了此事,将八戒痛打两千大锤,贬下凡间,托生为.,很明显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这事就有点值得研究了。

  

  后羿之死与王母之恨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嫦娥和玉帝家的关系要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据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考证,那时王母还没有和玉帝结婚,正与东王公两地分居。整天在昆仑山独守空房,等待帅哥上门,这也正应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上昆仑山去的男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故事,比如嫦娥的丈夫后羿求仙问道时曾经来过昆仑山,下山之后怀里就多了包不死药。这事可了不得,因为在整个人类和神仙的历史中,王母再没有把不死药送给第二个人。王母为什么希望后羿长生不老呢?除了她对后羿有意思外,很难找出第二个解释。

   不过后羿当时拿了不死药却没有吃,也许还不太放心吧,就在回家之后把药给了嫦娥保管。后羿是个吕布式的人物,整天打这个杀那个,所向披靡,这种人一般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太明白女人心思。按一般女人的心理,如果别的女人不明不白送给自己老公贵重东西,一定是醋意大发,不搞个明白誓不罢休。嫦娥和后羿当时到底闹得怎么样,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不过两人后来感情破裂却是事实,到最后嫦娥一气之下把不死药全部吃掉,立马飘飘摇摇地上了月亮,从此就定居在了广寒宫。而后羿则失去了变成刀枪不入的生化战士的机会,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杀死。

   对于后羿之死,王母娘娘肯定是恨嫦娥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又不能公开报复,因为政治人物总要顾及公开形象,一旦传出王母卷入情杀案的传闻,不仅名声毁了,而且和东王公离婚后恐怕也找不到人嫁,所以王母娘娘只能先把这笔帐先记着。

  同性恋的神仙们

  

  下午没事在BBS上闲逛,正发挥中国人的劣根性看人吵架,忽横飞的口水之中见一块板砖飞出:“像同性恋,接吻这些习惯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古代没有。”这位老兄可真有勇气,不看古书还敢和别人讨论历史问题。不过也可以谅解,同性恋这个问题在中国一直都属于社会潜流,很多人只从党报央视获取信息来源,怎么会有更多认识呢?一般中小学教育对这个问题也是马赛克化处理,想当年我看《中学生XX报》,里面讲到著名的分桃典故,居然说弥子瑕为卫灵公宠爱的“美人”。后来上大学时,泡图书馆看到古代同性恋问题如此严重,不禁大吃一惊,再看到卫灵公和弥子瑕的真实版本时,更是心头火起,大骂欺骗性教育。

   前不久又看到一则轶闻,古代宫廷中有个名词叫“对食”,原意指宫女因为久旷无雨而产生的同性恋现象,后来太监们也给卷了进来。据说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上头有规定:状元们都要受宫刑。对这一做法,有人说是为了提高后宫的平均学历,促进太监知识分子化;还有人说是为了增加南汉军队战力,要组织高智商人才集体修炼《葵花宝典》。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些状元后来大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所以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上网google一下,南汉有案可查的状元只有两个,物以稀为贵,难怪得手的宫女们要显摆显摆。不过没多久,袁枚的《随园诗话》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原来古代的所谓状元,不一定都是殿试第一名。比如唐朝郑谷参加进士资格考试,得了第八名,也被别人唤为状元,有诗作证:“春来无处不闲行,楚闰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而据专家考证,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乃是元朝才开始的规矩,元朝之前进士也是可以叫做状元的。这么说来,南汉很可能是连进士一块阉。要是按有些人的说法,古代进士相当于现代的本科水平,那就是说南汉搞的是本科文凭一刀切,只要考试上线,就要一刀断了是非根。这且不说,挨了刀的同志还要面对饥渴宫女的SM,想来真是九天十地神仙菩萨摇头怕怕呀!

   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神仙主题吧。今天首先登场的是两位帅哥小神仙,来自袁枚《子不语》(又是袁枚,看来学术界应该对这位老哥的性取向多多研究,说不定会填补某项空白)。话说雍正年间桂林有位蔡秀才,貌美堪比F4,潇洒不输周杰伦。这天在某戏班的演唱会台下听得正high,忽然感到有人摸自己屁股,不由大怒,回身就要扁性骚扰的家伙,拳头一举却呆住了,但见一位帅GG,宛若玉树临风胜潘安,好比一朵梨花压海棠,正含情脉脉地向他送秋波。蔡秀才不由心神荡漾,还我豆腐拳马上改成××龙爪手在对方身上游走。帅GG一见小菜是同道中人,心中不由大喜,连忙整理衣冠,行礼作揖通报姓名――古代人注重礼仪,就算同性恋也要之乎者也一番。原来此人乃桂林大款子弟,附近×校在读学生。两位帅哥一见钟情,于是携手来到附近的杏花村酒吧,海誓山盟,永结同心。此后二人出必同车,坐必同席,彼此熏香剃面,小袖窄襟,不知乌之雌雄也。

  一般来说,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都是悲剧,这个故事也不例外。桂林城中有个叫王秃儿的恶霸,看上了两位帅哥,于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尾行他们到城角的一个阴暗角落,欲行非礼。两位小帅哥都是文艺青年,讲究浪漫情调,对王秃儿简单粗暴的求爱方式深为反感,当面斥曰:“我最讨厌你们这帮强奸的,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王秃儿本来一腔热火,谁知却遭怒骂,顿生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之感,大怒道:“别以为你长得帅我就不打你。今天要让你们知道王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痛下杀手,竟将两个粉雕玉琢的帅哥打死在城墙脚下。这就是当时在晚报社会版中吵得沸沸扬扬的情杀案:“痴汉杀手辣摧花,美男作家双横尸。”

  由于此案社会影响太坏,当地公安机关组织警力突击侦破,很快就水落石出,王秃儿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众乡亲想起两帅哥青春年少,做人低调,写得一手好文章,不由起了怜香惜玉之心。于是大家集资建了一座庙纪念他们,每逢春暖花开之时,还要奉上两枝娇艳的杏花,于是庙名就叫做了“双花庙”。后来人们发现,在这里许的愿很灵验,基本上有求必应,于是大家辗转相告,双花庙的香火越来越盛。

  过了几年,地方官刘大胡子来此地视察,听说了双花庙原委,甚为不满。刘大胡子同志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认为这种“恶少年”之“淫祀”不宜提倡,此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桂林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列为扫黄打非重点整治对象。于是下令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不顾群众反对,对双花庙进行了强制拆迁。当天夜里,刘大胡子就梦到了两位美男,他们一个拽他胡子,一个给他脸上吐口水,先介绍了周瑜、孙策等先进人物同性恋爱的先例,后揭发了刘大胡子贪赃枉法的恶行,接着严正声明:我们本来要取你狗命,因为你不久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死期已近,暂且寄下项上人头。刘大胡子醒后非常害怕,想把双花庙重建起来,但又羞于向人提及。没过多久,果然有人参了他一本,以前的劣迹东窗事发,被判处了绞刑。

  封建社会是黑暗的,两支花朵因爱情被害,死后还要被刘大胡子拆庙。不过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感情问题上还能自主,相比之下,另外一对神仙夫妻就不那么幸福了。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将,因为中了反间计被吴王赐死,尸体装进口袋扔到了江里。据说钱塘江涌潮就是为他而生,因而后世的人们就将他奉为潮神。古代老百姓很多不识字,只凭发音辨别姓名,日子一久容易以讹传讹,有的地方就把伍子胥叫成了“五髭须”。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曾担任过拾遗官职,死后也被崇拜者建庙供奉,“杜拾遗”叫来叫去就被叫成了“杜十姨”。沮州有个地方正好同时有“五髭须”庙和“杜十姨”庙,当地老百姓都很热心,一合计“五髭须”胡子老长了还单身一人,“杜十姨”正好又无依无靠,干脆他们俩就结为夫妻得了。杜十姨你不要嫌人家胡子多,五髭须同志虽然形象不太好,但他能力很强,本职工作就是制造高潮,保准能爱如潮水将你包围。于是大家不由分说,一起动手将两座神像搬到同一屋檐下,喜结了连理。可怜伍将军和杜诗圣,生前从没传出过有同性恋倾向的八卦新闻,死后成了仙却被搞到了一张桌上,真是冤哪。

  所以说,包办婚姻是万恶的。

  吴刚登月的前前后后

  

   原本月亮里只有嫦娥一个人,后来却多出了一个男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吴刚。按说孤男寡女独处上千年,总有可能搞出点故事来,可事实是他们一直没有故事,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故事了。

   吴刚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据说当年他外出学仙,把老婆缘妇一个人留在家里,三年未归。等毕业回来,发现家里竟然凭空多出三个孩子。原来在他学仙的日子里,缘妇一直和一个叫伯陵的家伙私通。前两年有个少年作家写了本小说叫《三重门》,吴刚的帽子要写自传的话不妨起名叫《三重绿》。吴刚当时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计吴刚也学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较重,三拳两脚之下伯陵就一命归西了。

   吴刚的气是出了,但祸可闯下了。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应吗?但是按古代法律来说,丈夫打死奸夫乃是维护纲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治他。炎帝是太阳神,整天生活在高温之中,比较怕冷,而他又深知“要把一个人搞臭,最好让他在男女关系上犯错误”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吴刚放到一个只有孤男寡女的苦寒之地。按这两条来要求,那么月亮就成了首选:这里一年四季气温都很低,又有一个孤身女子,最适合发配吴刚。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当年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个,后羿又没死在太阳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报复。不过炎帝是太阳神,管不到月亮,必须要找别的神仙帮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娲,但她早就退居二线。现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为她是女仙的统领,而月亮上就住了一个女仙嫦娥。王母本来就因为后羿之死对嫦娥怀恨在心,炎帝来找肯定是一拍即合,借口人事调动把吴刚安排到了月亮,给了一个砍树的差事。怕两人没有借口见面,还特意让吴刚把砍下来的树皮送给嫦娥做药。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吴刚一直没有对嫦娥起过心思,老老实实砍了几千年的树。要探讨其中原因,就要牵涉到另一位重要人物了。

  

  嫦娥是玉帝的二奶?

  

   玉帝和嫦娥有没有关系,这是野史家们长久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从对.八戒的严肃处理来看,玉帝是不许别人碰嫦娥一下的。而且众所周知嫦娥的宠物叫玉兔,和玉皇大帝都有一个“玉”字,又有人考证说这个玉兔其实是“御兔”的谐音,乃是玉帝送给嫦娥的礼物。而这也就解释了吴刚和嫦娥没有故事的原因:王母是母老虎出身,玉帝为了避嫌,肯定不能公开反对把吴刚派往月亮,但私下肯定威胁过吴刚,吴刚为了保住性命,根本才不敢动嫦娥一根指头。当然,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胡萝卜加大棒两手抓的道理,玉帝在威胁之后又施以利诱,将吴刚收买成了自己的手下。有网络野史家考证,那棵桂树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玉帝与嫦娥相会之时吴刚在外面把风,一旦有人来就大砍树干,用斧声向玉帝报警。有这么一个哨兵在,众仙谁敢造次呢?天蓬元帅在天上混了这么久,居然还敢骚扰嫦娥,怪不得玉帝要从严处理。我们敬爱的红太阳一贯关注月亮上的故事,曾有“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等佳句传世,想必从吴刚伐桂得到灵感,才在战争年代创造出“消息树”这一多快好省的通讯方式吧。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母肯定对玉帝和嫦娥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有吴刚把风,每次都抓不到把柄,于是就派出探子打听消息。距今四五千年的成都三星堆遗址曾经出土过一尊栖有小鸟的青铜树模型,有学者言此树就是月中桂树。天宫里的鸟并不多见,排除掉大鹏凤凰等大个的,恐怕就要数太阳里的金乌和王母的青鸟。但金乌呆在白天的太阳里,进不了月亮,那么此鸟当属青鸟无疑。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一直是王母的信使,去月亮打探消息属于它的本职工作范畴。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玉帝找到除掉青鸟的办法很容易。因为月亮上只有这一棵树,只要让吴刚在青鸟来的时候不停砍树,青鸟就会一直受惊飞起,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时间一长肯定体力不支歇菜。三星堆时期桂树上还有青鸟,后来就没有了,估计就是因为不停地在空中飞给累死的。这招后来又被红太阳学去,五十年代除四害的时候教全国人民到处敲脸盆放爆竹制造响动,吓得麻雀到处都不敢落脚,活活累死无数。

  

   说起来这神仙们也挺累,就算贵为玉皇大帝,去找个小蜜也得整天提心吊胆,活得还不如八戒这个.头痛快。你看,《西游记》95回,为收服下凡为害的玉兔,嫦娥来到凡间,八戒可不管她是谁的马子,上去就一把抱住:“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补记:

  1有网友举出沙僧失手打破琉璃盏被贬下凡之事,认为玉帝对八戒处罚并不太重,对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琉璃盏是天庭宝物,如果按现代法律量刑,《刑法》第324条第3款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按《西游记》中的计算方式,天上一天就是地上一年,沙僧在凡间要劳动改造一千年左右。而对于八戒的骚扰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猥亵他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行政拘留。两相对比,孰轻孰重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2 在玉帝嫦娥关系研究步入困境的时候,一篇名为《西游记内幕》的网文横空出世,填补了神经考古法的一大空白。由于网络反复转贴,此文作者已不可考,出于对作者的敬意,现授予他神经考古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对转贴不标明作者的行为鄙视一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