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漫谈中国政治改革之一 -- 井底望天

共:💬508 🌺5663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么多人不懂90前经济模式,

算了,还是我自己来解释下吧。

1 苏联的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对立形成的贸易壁垒,保护了自己国家的工业,通过农业剪刀差,为他们的工业大发展积累了足够的物质准备,但是失去了自己的农村市场,农民因为种地的财富都被剪刀差了,所以没人愿意种地,俄罗斯国内最后粮食短缺。苏联工业辉煌的原因是,它有大量的工业不发达的盟国做他产品的倾销市场和农产品供应国。而由于两阵营对立,共产主义国家对军工产品的需求最大,所以整个苏联的工业都是靠军工支撑的。直到苏联这些盟国再没有钱购买他的军国产品,苏联工业产品的市场在消失和农产品进口在减少,最后导致苏联工业衰退,经济状况恶化,直到解体。

2 tg这边,前期一样和苏联建立工业体系。由于农业剪刀差。国内一样,农民没有种地积极性,导致后来的粮食短缺,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展农业规模化集体化,还是失败。而本国的工业产品在国外竞争不过苏联,在国内农民买不起。工业没有市场,最后工业很快就完蛋了。。。城市大量人员失业,培养的大量大学生没工作,才有了后来的知青。就这样,由于剪刀差,农业工业经济全面衰退,社会危机,经济失败的愤怒让人们找到了右派这个替罪羊,导致了阶级斗争。

3 现在来说小岗村到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模式。由于国内长期的农产品短缺,农田责任承包一旦实行,激发了农民解决温饱的热情,很快农产品就能出口了。而通过压制粮食收购价格农民继续是贫民,工业都破产了,剪刀差的钱没地方去,就把农产品拿去出口而出口农产品赚取的外汇通过强制结汇的方式发给了政府工作人员。国家希望通过给公务员发钱来制造内需来拉动工业,效果很明显。但是,由于强制结汇和公务员高工资,直接导致国内流通的货币太多,通货膨胀频发。还有一个就是由于以前工业衰退,没有发展,甚至失去生产能力,国内对先进工业产品需求十分迫切,一旦改革开放,大家纷纷下海,把国外的先进工业产品往国内贩运。

4 98年以后,外国市场慢慢开放,因为低汇率,中国取代东南亚低端工业品生产地位。加入wto后国外市场更大,tg通过固定汇率压低汇率把外国同行逼破产,让他们搬迁到中国进行生产。就这样建立了现在的出口型模式。而国内农业同样因为剪刀差种地没有利润,而发展到瓶颈甚至在倒退,甚至部能满足本国的需求,需要进口,国内的农业--工业循环建立不起来。

说说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汇率提高时不可逆转的,那么外部的市场慢慢关闭中,国内的内需却继续剪刀差培养不起来。那么工业破产,经济衰退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又一次重蹈过去的覆辙,到时候会不会再搞替罪羊和阶级斗争还真不好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