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话剧情结 -- 巍巍

共:💬13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话剧情结

话剧情结
如果忽略人类文明各个分支在时间流程中的差异,仅着眼于其自然地域分布的范围,我们就可以说,戏剧是人类各种文明所共同拥有的现象。无论从地中海到东瀛列岛或好望角,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此岸到彼岸,我们都能够发现戏剧的痕迹。在西方,话剧和戏剧是一回事儿,都被称为 DRAMA。

关于中国话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最早的话剧是由西洋外交官、传教士带入中国的;也有人说,早在18世纪末,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就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学生演的时事新剧可被看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而我,是宁可相信后者的。

无论如何,这种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的艺术形式,百年来已充分融入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从而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为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我最早开始接触话剧是从72家房客开始的,一直觉得话剧工作者似乎很痴迷于对72家房客的改编,记忆中看过二个版本的72家房客,当然被改编最多的还是雷雨和茶馆。忘了是小学几年级,只记得当时舞台上一大群人上上下下,南腔北调的对话引得我们这帮孩子哈哈大笑,儿时对话剧没多大的印象,唯一的感觉是,舞台上的阿姨叔叔们都挺厉害的,无论你在台下怎么笑他怎么骂他,他就是不朝你看一眼,自说自话的表演。

当然,这事儿搁在如今的上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

就像80后话剧导演何念在他的研讨会上讲的,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上海和北京)的话剧市场非常成熟,尤其是上海,观众的观看习惯和素养都非常好。在二三线城市巡演“爱情三部曲”的时候,打手机的、吃盒饭的、开闪光灯拍照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导致演员无法演出的层出不穷。

在这儿要补充一下我个人对此事的看法。。。

很难说上海的观众素质或者教育程度就一定要比二三线城市好到哪里去,但作为中国话剧的发源地 – 上海,自然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个最基本的数据:上海大大小小的剧院、话剧工作室至少50个以上,如果你是话剧爱好者对每一类话剧都感兴趣的话,基本上你每天都有新剧可看,接触的多了,眼光和欣赏水平也自然随之提高。再加上,上海人天生就相对胆小、遵纪守法,所以你很难看到有工作人员在上海的剧院现场提醒观众 – 不可饮用带颜色的饮料、不可使用闪光灯之类的,没人愿意成为此时的焦点。。。

扯远了,赶快扯回来。

开始真正爱上话剧是上班以后,《第十二夜》让我走进了话剧艺术中心的大门,而我就这么轻易地爱上了D6空间,爱上了静静的坐在那里看话剧的感觉。

喜欢话剧,是因为它的纯粹,不含一点杂质。它真实、没有距离感,没有花哨的特技(当然这几年特效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它用最单纯的手法,对白、形体、动作、简单的舞台布景去刨析人物的心理和内心世界,而就在那个过程中,我们仿佛走完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仿佛内心深处某个东西痛了、醒了,似乎看清了那个真正的“我”,似乎找到了那个最原始的归宿。

这些年,看了太多的话剧,从话剧艺术中心到兰心剧院、上海大剧院;从上海到北京到纽约到洛杉矶;从悲剧到喜剧到现代剧;从时尚类的到先锋类的到悬疑类的大型史诗、主旋律类的;我就这么不厌其烦地和话剧纠缠在一起,不能自拔。 好几次看话剧,都是强忍着眼泪看完的,有几次更是哭得稀里哗啦的,这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少流泪的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据说眼泪可以排毒,这几年我也用这种被动手段排了不少毒了。

话剧,因为它真实、纯粹,才更能撼动我的心。。。

《未完待续》—下篇想介绍一下我最爱的话剧团队和一些好的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