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最后的说明 -- 纤纤淑语

共:💬52 🌺5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3度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假设《尚书 尧典》里的记录有可能是真的,尤其日短星昴为真。那么晋代的天文学家虞喜,根据观测,发现当时(可能公元330年)的冬至太阳落山位置和尧典里记录的位置相差了大约53度。由于虞喜之前,汉代太初历,三统历,四分历等都需要做这个观测,实际上之前也早就发现了,但天文学家们不敢说《尧典》不对的,这是个政治觉悟问题,所以大多非常隐晦的表达。与其说虞喜发现岁差,不如说虞喜是第一个敢把天上星象和《尧典》并不一致挑明的人。

而这一点,竺可桢的论文里也提到了。汉书里的星宿观测和今天的角度差距是29。4度,对应2117年(注意竺可桢的算法,也是71.7*29.4=2117)。 竺可桢对这个数据也是高度认可的,认为相当精确。那么虞喜使用的观测方法和汉代基本一致,应该没什么问题。虞喜根据当时天象和《尧典》记录进行了分析,在星象上,公元330年的星象和《尧典》里的记录相差大约53度(要乘上360再除以365.25,这才是中国的度)。实际上我们知道天文学家虞喜有这么个结论就行了,虞喜和后来大批天文学家,都尝试推测岁差到底是多少年一度,竺可桢论文中也有,郭守敬已经推出是70年多点了。

实际上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部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推测岁差估计都和虞喜一样,用其当时年代减去《尧典》年代除以度数就可以。虞喜的算法就是认为《尧典》成书于他的年代的2700年前,2700除以53,所以差不多50年一度。

看到这里实际上你就应该能明白,中国古天文的岁差准不准,关键还是《尧典》年代估计的准不准。竺可桢论文中也提到了从45年到100年都有,由于科学的岁差是71.7年一度,而比如虞喜时代和汉代历法只差不大于400年,这个差值很小,对应度数不过4,5度。加之中国史书历来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比如汉书《律历志》里记录的天文,可能跨度上百年,用来推测岁差可能就有偏差出来。但总的来说,越往后越准,到了元朝郭守敬已经是70年多点了。因为他们距离有精确记录流传下来的汉代时间足够长了,根据前朝的观测已经可以算出比较准的岁差来了。

所以,我的那个71.7*53*360/365.25=3745 在虞喜观测岁差度数差距为真的情况下,就应该没有问题。如果虞喜53度为真,3750-330=3450 《尧典》星象对应时间就是BC 3450, 大概5400年之前。

当然,《尧典》的这个记录可不可靠,是需要探讨的。最后边有竺可桢的论文。竺老认为《尧典》星象有误,但你要注意其论文内,有大量的预设前提。而这些前提,比如不能早于bc2400,是根据历史学家们的所谓定论来的。如果刨除掉这些限制,那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南方有嘉木 jj找出来的竺可桢论文,如果有时间,你可以细看。

链接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