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言以蔽之12·政改】 -- 陈郢客

共:💬797 🌺7129 🌵2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产量因地而异

按当时的种子和肥料供应状况,一两块试验田达到亩产千斤有可能,全县平均达到这个水准的概率几乎是零。

1)珠三角地区,解放前水稻亩产就过千斤了。

俺老姐当年在番禺插队,村里的地主婆告她的。当时不相信,还当是“今不如昔”的反动言论。那个地主当年确实是靠劳动致富的,人民公社以后地主婆年纪大了,还是五保户,搞笑吧?

广东人都精着呢,能种而不种,主要还是因为种水稻太累,没钱赚。

种水稻,插秧、收割、打禾,都是腰部剧烈运动。广东有句话,男人三大累,撑艇(划船)、打禾、xx

种甘蔗就轻松多了,砍甘蔗不用弯腰,而且不怕太阳晒(甘蔗比人高,可以遮太阳)。

糯米产量更低,但是农民愿意种,因为能卖好价钱。

60年代,真人在珠三角地区狂割“资本主义尾巴”,当地农民恨死他了

2)亩产计算

早稻的生长周期120天左右,晚稻180天,晚稻产量比早稻高100-200斤。两个相加就是亩产。

大面积种植时不会算那么多的。只有样板示范田才斤斤计较。

即使在杂交水稻广为种植,化肥足量供应的今天,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也不到千斤(约为800斤)。

水稻的产量跟纬度有很大关系。东北也能种大米,但只能种一季。

广东现在的数字我不清楚,目前杭州的平均年值是:早稻400-500公斤,晚稻500-600公斤,全年产量900-1100公斤。按最高值,70%的出米率计算,一亩地能产770公斤大米,按1.00/斤的收购价格,也就1500块钱,效益太低了。当地人都把土地包给外地人种,农民每亩还得倒贴种粮户100元。

把长江以南的双季稻和以北的单季稻加权平均,可能就变成800斤了。

3)为什么是潮汕地区

珠三角富裕地区的人历来不鸟中央政府。广东省委的干部基本都是潮汕人,珠三角的农民听不懂普通话和潮州话,陶铸要抓典型,只好拿干部的老家开刀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