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神对决,东方曙光 -- 唵啊吽

共:💬143 🌺1575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家我也没觉得很有问题啊

为家我也没觉得很有问题啊

我等小民,不知道帝王贵族怎样为他们“家”和宗族安排后事

我们为家,说白了就是向上为了年龄大的父母年老有所依靠,能幸福安详的度过晚年;向下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后代能快乐健康成长。不知道这等小小心愿哪里是“吃人”了?想想父母年轻时候忙碌劳累,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晚年过得好点,让自己上学的时候不用担负太多生活的负担,安心读书,那么自己现在这么做,又有什么好抱怨?抱怨家庭老人孩子牵扯自己太多精力,自己不能自由自在的旅行?抱怨不能摆脱俗世的纠葛和羁绊,不能脱离庸俗的社会家庭关系,直接达到下至格物献身科学,上至致知献身哲学、宗教的“自由自在”的人?这是自私还是“人本”?也可能这种想法是偷换概念了,那么“人本主义”的定义和含义到底是什么?

百度了一下: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 人本主义书籍,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也许网上查出的资料颇偏,希望有大牛来订正。但就这段资料来看,人本主义的关键在于人的唯物客观性,即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这个在不信教的中国人看来,确实是天然正确的东西,何以往“自己脸上贴金”。

要说“贴金”的,大概想说的是这个吧:“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从这句话看出,“人本主义”对促进人类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的科学及科学主义的诞生发展,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即:不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一定没有科学主义的诞生发展;但有了人本主义,也不一定就能促成科学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到现在我都认为科学主义和工业化才是西方先进的根本,而不是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主体性,客观性和价值需求中国自古都有,但未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也没赶上工业化,这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也是一些中国人自卑的根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认为中国的人本主义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缺失绝对不是其中之一。中国人从未信神,历朝历代都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农耕的愿望,各种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即说明有发展生产力的需求,也有实践活动。农民生产为家里积蓄,父母养老儿孙传代都需要更多的粮食,可工程需求与工程实践最终没有发展出科学体系,人本存在,缺失了什么,这点很有意思,也值得思考。

最后再说下,帝王贵族大地主为自家而挤占剥削压榨他家,不给他家一点点生存空间的时候,基本就是烽烟四起各路起义军大肆活动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力量对比总在动态运动,你让我活不下去了,你让我父母受苦让我子孙没有路走了,那就“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而不是认命,认为这是“神的安排”。这样为家,怎么不是“人本主义”?鲁迅的“礼教吃人”,至少在中华文明辉煌的很长一段时间,秦汉唐宋,都没有中国封建末世那两个朝代严重。而唐宋元之间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宗教对于普通人思想的禁锢是何样子的,讲中世纪宗教的书里面有很多很多。中华文明从雄浑豁达走向细琐保守是一个遗憾,但承认曾经的事实并非“贴金”,而是“复兴”。从中世纪走出来的欧洲人,不也在先祖的辉煌与故纸堆中找寻自信与依靠,并完成“文艺复兴”的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