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说创业板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所谓的“估值回归” -- 天涯路

共:💬30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为什么说创业板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所谓的“估值回归”

现在主流舆论的一致观点是创业板估值过高,在成长性不足以及解禁的巨大压力下,创业板面临估值回归。他们经常引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静动态市盈率的对比来证明创业板估值过高,用半年报、三季报的盈利增长情况来说明创业板成长性不足,用创业板个股减持的新闻来表明创业板解禁压力的确很大。表面看起来,主流舆论的观点很有道理,似乎创业板的确应该“估值回归”,但是创业板真的会如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估值回归”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常识告诉我,在股市里观点一致的主流舆论往往都是错误的。仅仅根据市盈率、半年报三季报以及原始股解禁便认为创业板即将大跌,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无论从估值、业绩、预期、外围环境来看,创业板最危险的时候是今年二季度,如果高估就必须回归的话,那么创业板应该在那个时候估值回归,而不应该等到现在才想起来估值回归。

首先,比较一下今年二季度以及现在股市环境的异同。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今年5~6月份时A股的情况。今年4月份开始的房地产调控以及流动性收紧,再加上外围欧债危机,美元升值等等因素,直接导致A股崩盘式暴跌,当时A股被一片熊市氛围所笼罩,悲观者甚至喊出1664也不是底。可即使是在那种情况下,创业板依然没有出现崩盘式下跌。反过来看现在,即使是最空的空头,也没人会认为现在A股比二季度时风险更大。毫无疑问,不论是基本面、政策面、流动性、技术面以及外围情况,现在的股市都要比二季度的时候好的多的多。创业板在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大盘岌岌可危的时候没有估值回归,却偏偏要在股市向好,牛市氛围渐浓的时候估值回归?这在逻辑上说得通吗?

其次,看业绩成长性。5月初的时候,所有创业板公司一季报公布完毕。当时创业板业绩大变脸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当时,中小板平均盈利增长51%,而创业板仅仅23.7%,超过20%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创业板的成长性广受质疑。再看刚刚发布的三季报:中小板三季度盈利增长38.5%,而创业板增长34.5%。虽然创业板增长依然不如中小板,但是显然对比一季度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善,二者的差距已经非常之小。创业板没有在成长性最差的时候估值回归,却在成长性已经大幅改善的情况下估值回归,这合乎逻辑吗?

再次,看估值。对比一下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就可以知道,现在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差距最小的时候。从6月份到现在,中小板指数上涨超过30%,而同期创业板指数却在原地踏步。创业板没有在与中小板估值差距最大的时候估值回归,却要在两者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估值回归,这合乎逻辑吗?

总之,既然创业板在最危险最应该估值回归的时候没有选择估值回归,那么就可以认定创业板事实上已经跌不下去了,市场资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创业板理应享受高溢价。该跌不跌理应看涨。从二季度到现在,在股市整体环境趋好,创业板与中小板的估值差逐渐缩小,成长性即将出现转折点,解禁利空兑现,十二五规划越发明确,创业板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时候,如果你非要试图说服我创业板即将“估值回归”,那么对不起,我不相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