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报告,我要说张爱玲的坏话 -- 玉垒关2

共:💬374 🌺3054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叹气
家园 关键是,我实在是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啊

此外,那个年代中央政府的海关管制措施,必定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健全和严格啊。这点我们还是要必须考虑的。如果之前中共有明文规定不许出去,那可以肯定张是偷渡无疑;但是那个年代,靠张自己的香港的信件,理论上是可以走掉的吧~~~~那个时候tg刚刚取得政权,在南方刚站稳脚跟,所谓的关口什么的都未必真的严格起来。这和今日的高通过中国严格的海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维基百科也不是所有都能信,哈萨克族有个蓝眼睛的还上过中央台做节目呢,但是具体到这个地方,我倒是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材料啊。我见过的大部分说法都是说她踏过罗湖桥头,当然不是我这里引用的这些。但是如果我说我“曾经记得”如何如何,又显得太粗略而宽泛了。

我在此发言的原因,最重要还是楼主的言之无物,未有发掘什么深刻的内容,然后大家就一片谩骂声。张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作家,比其他人更该挨骂的地方,无非就是胡兰成一段。其后写《赤地》什么的,也不会比张戎的《wild swan》更可恶。其人,在小说史,乃至红学研究方面,尚可说有一席之地,但是看大家骂来骂去,无非就是《色戒》+胡兰成,实在是没有什么深度可言。

如果你能发掘张偷渡,和拿美国情报机构的钱,或者是诋毁中国文化,或者是创作心理阴暗什么的,我觉得那才是比较价值的东西,胜过贴内兖兖诸公的谩骂多矣。当然如果从作品探讨和文化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就更好了。毕竟逝者已矣。

关于张和胡是秘密结婚这件事情,是有证实的,好像是有人去访问了胡兰成的侄女。具体出处,我是在网上看的。这可以证明张爱玲对家人的感觉是多么的冷淡。事实上后来看《小团圆》感觉也是如此。这本文学性不算高的书,我觉得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心理样本。

我的态度说的很明白了,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停留在某几个现象上,然后揪住一点不放,还是要全面的来看,分析这个人的核心思想和正反面的影响,才能真正的深入认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