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数据仓库软件的评测心得 -- 河蚌

共:💬58 🌺1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技术和业务是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技术是蛋,业务是鸡。但是首先,这个蛋不能是金蛋,因为大家卖不起,或者说在一颗蛋能不能变成鸡之前,这个蛋的价格不能太贵。其实从世纪初,DW的建设就一直在宣称,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领导魄力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宣传,我想对客户的吓阻作用也许更大一些,外国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中国稍微正常点的人,都知道当有人说你要有”魄力“时,那么后面的结果一定是”破财“。

技术上的投入必须和应用上的产出挂钩,比如上海某银行做反洗钱系统,上了全套的数据仓库工具,价格是3000多万。然后那个做反洗钱公司的销售自嘲地说,我们真没有那么贵,这个项目,3000万是数据仓库的,我们的价格就是那个“多”。反洗钱尚且是有用处的,而所谓的报表,那就更是一言难尽。如果都是这样的性能价格比,你让银行如何做出决策来。

而你说的”上亿“的投资,先做出报表,那么,你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把DW限制在四大行和某些具有央企性质的全国股份制银行。这样的银行在中国不超过10家。就这样的规模而言,DW就不能叫新兴市场了,而应该叫过度饱和了。

业务人员去查库,这个培养的时间倒是其次,而首先是组织体系的问题。就象你说的那个搞业务的老外,他的职责是什么,这个是国内首先需要明确的,因为诸如”业务分析员“这样的职位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而基于安全考虑,业务人员恰恰是不能查数据库的,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学会查数据库(并且能够让他们查的话),那么任何的数据都是可以卖钱的(别的不说,把银行的一百大户找出来,卖给其它银行就可以)。

所以,我觉得,做DW的,千万不能想当然,认为我先在这儿弄个金蛋,然后慢慢地就会变成金鸡来。就象”DW建成3到4年左右,业务人员对仓库的查询会有爆发性的增长“,这话,我在十年前就听过,不过就那些在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前花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建设数据仓库的银行来看,这个预言似乎忽悠的成分更多一些。

我倒觉得交行某位处长的评论也许更经典一些,”我知道你们这是个仓库,我也知道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但是,我觉得你们总应该把东西放到货架上吧“。这个意思是说,数据堆在那儿是没用的,你不能把每个人(特别是业务人员)变成库管员,你应该做许多面向管理领域的应用出来,通过界面把各种分析结果展现给用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