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失败的男人谈起 – 兼和忙总商榷留在国外的问题 -- 明天的太阳

共:💬294 🌺3016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很赞同忙总观点。美国

工作很辛苦,每个人都压力很大,没有什么花天酒地的机会,存在玻璃天花板现象。许多人还面临身份问题。

但在另外一方面,人际关系很单纯,政府比较人性化,让人感觉到服务的一面。教育质量比较高,很注重环境和食品安全,在超市买的东西你基本都敢吃,不必挑店买。虽然有语言障碍,小孩子几乎是立即喜欢上美国了;在普通住宅区居住超过1个月的孩子,不少甚至不愿再踏足唐人街。

你说在美国华人机会不大,尤其是同学留在美国不如回中国混得好。

这句话后半句对,前半句不对。

当年从中国出去的,虽然未必个个出类拔萃,但平均水准还是比较高的。而从海外回到中国的,又赶上了大发展且重视文凭的年代。所以他们混得比较好。

而留在美国的,由于是第一代移民,吃了不少亏的。另外一方面,这些人当年被中国视为精英,但美国人眼里的精英大概是Top10学校的本科,如果你是Top50的Master,那么在美国人眼里他们还真不算精英,也就是找个普通工作的料。博士情况比较复杂,既可以非常值钱,也可以非常滞销。

但美国做生意机会也很多呀,看看那些温州人福建人生意做得多好呀,赚了不少钱,连没身份的人都敢开餐馆,东北人则是从事建筑行业。虽然不如国内的房地产老板,但他们起点多低呀,好多是国内农村偷渡了的,连身份都没有,都能当老板,而且赚到钱买房子(子女名下)。到了第二代,家境就很殷实了,子女有些可以得到医生之类的好职业了。

ok,问题就出来了:1)不完全适应当地文化环境;2)自视为精英;3)不被美国人视为精英;4)不如福建、温州人能吃苦。所以,结果也就是一座房子两台车,两个孩子一条狗的平民生活了。其实我看很实在,没什么不好。不要一方面和老婆孩子享受生活,钓鱼、打猎、旅游,另外一方面又指望发大财。太贪了。这两者是矛盾的。

美国还是很重视人才的,但前提是你是真人才。美国就业压力这么重,但我看到有真才实料的华人,还真没有一个找不到合适工作的。

你也可以说这些人在中国会混得更好。如果是5年前,我相信;现在我不太相信。中国早就不吊海归了,顺便也不吊文凭了。中国也吊人才,但是那种情商特高、八面玲珑、敢贪敢送的人才。忙总,就凭我对北京几个部委及金融机构的肤浅了解(财政部、商务部、人行、口行、信保),今天没有背景的人爬到无实权的处长、副局还有可能,爬到有实权的处长都难,有实权的正副司局长就更不用说了。处长,在北京算什么?

美国还是一如既往,迷信他们的Top 10精英教育。即便是垄断资产阶级的腐朽统治,这帮死心眼的美国人还是坚持要选出这个腐朽阶级中最优秀的代表去管理各个行业,凑不够人数还要从平民子女中再选拔一部分,出奖学金、贷款培养他们。为什么美帝那么狡猾、那么多阴谋,还不是这帮人整出来的?让中国那些“我爸是李刚”的二代去统治这个国家,这些人恨不得把高考都废除掉,回到九品中正制去,又怎么能跟狡猾的美帝斗?如果不是总设计师同志藏富于民的政策,让一大批中外、国有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你以为胡、温能够谈产业升级?

假如每个国家崛起(如德国、日本)的时候,都能30年之内完成产业升级,那么中国也差不多30年了。中国现在投入是很大的,但收效是很有限的。几乎总是在等对方垮掉,我们抄袭,才能接近追上,但别人依然领先我们很多。德日崛起的时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德国当年崛起时在基础理论方面、日本在基础技术方面的成绩,我们完全不能望其项背。

为什么?我们人才不比别人差,有些技术靠积累,但也有不少技术是新发展的技术。我们投入不比别人小,为什么出来的都是面子活?

不要说下一代.....下一代人数更少,包袱更重,矛盾更尖锐。我们这一代实现不了,下一代未必能实现得了。

仅从管理上说,您是管理专家,但你自信中国最好的企业的管理超过印度或者印尼的企业么?但无须拿中国和印度、印尼的国有企业比,那叫比烂。

通宝推:拿不准,任爱杰,卢比扬卡,我爱我家fh,迷途笨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