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分攻宁、青”·西路军史话⑵ -- 双石

共:💬31 🌺2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现实主义合理性”与“中国革命前途”的前瞻性

  如果我们暂时放下中共成长中的曲折与共产国际指示之间的那些恩恩怨怨再作客观考量的话,那么不能不得出这样的公允之言:共产国际此前的“不能允许红军再向新疆方面前进”也好,后来的“不采用从外蒙提供援助的方法”也好,都具有相当的“现实主义合理性”乃至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前瞻性。

  ——“不能允许红军再向新疆方面前进”,是“以免红军脱离中国主要区域”。而这个道理与毛泽东“用战争用发展用不与根据地脱离的方针”去“打通国际”的思路,有着相当程度的近似性。更何况,在民族危机迫近,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已经举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的情况下,红军主力向远离“抗日救亡中心”的遥远西域前进,被国人诟病以“逃跑”、“逃避”、“寻求偏安之地”,那是必然的。的的确确在政治上非常不利,也极不利于争取和团结中间力量。

  ——至于“不采用从外蒙提供援助的方法”,也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策动蒙伪和汉奸势力大肆进犯绥远,战事一触即发有关。苏联不愿因援助中国红军而冒诱发“日苏战争”的危险当然是一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来说,红军主力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出现在正在准备抗击侵略的傅作义部之侧背,政治上也是极其不利的。虽然红军也可以打出“抗日援绥”的旗帜,但怡人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口实,也是避免不了的。更何况,由于绥远抗战不是直接对日军作战,属于“打狗欺主”的“内政”,南京蒋介石政府也对“援绥”表现出了历次局部抗战中前所未有的主动积极态度,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精锐兵力以为傅部后援甚至准备直接参战。这种时候,就是让傅作义自己在中共和蒋公这两路援绥力量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这只能是个单选题),中选者为谁,恐怕也是不难推断的吧?

  值此非常时期,远离“抗日救亡”中心的“武装割据”,是得不到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那个时代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为什么一定要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什么一定要到“抗日救亡”的中心地带去主动“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导责任”!……

  因为,这是为民族求得生存求得解放,也为自身求得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