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抗联历史有兴趣的朋友请进 -- 萨苏

共:💬17 🌺1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觉那天晚上急着写,词句需润色。另有三个细节不知可否添加

萨兄,有如此之多独家的史料,这文章有成为抗联历史考证名篇的潜质了,于是,建议这次我们先好好磨一磨。

如果觉得补充的三个细节有价值,兄台可以看一看具体怎么添加进文章。

这篇上街基战斗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夜袭肇兴镇,激战上街基》,作者王海珍是六军迫击炮连二班班长、乔占江是六军司令部通讯员。

文中其实还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

其一,消灭板坂灯18个日军的我军确实是骑兵部队,和日军记载的“骑马匪”一致:

“(凌晨)一点来钟,戴鸿宾军长与蔡近葵师长首先率五百人的马队出发了。马队在夜幕中,只能凭着雪光摸索前进。由于道路不熟,雪大辨路困准,马队只能缓慢前进……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肇兴。

马队到了肇兴西南门外,戴军长下令,每班留一个人打好马桩子,看好马,其余准备战斗。”

其二,攻打萝北县城的战斗功败垂成,其原因令人扼腕长叹:

攻城战斗初战告捷,残敌龟缩到了萝北县公署。

戴鸿宾军长“马上命令攻击伪县公署,并命令向县公署院内开炮。谁知炮弹返潮,四十发迫击炮弹,打了三十八发都不响”。于是,“县公署的敌人凭着碉堡、岗楼顽抗”,随后日军开始增援,攻打萝北县城的战斗功败垂成。

三十八发若是都响了,一口气砸到伪县公署上,这次战斗的战果会增加多少啊……

其三,戴鸿宾军长以这样的方法,才得到了苏军这样的“支援”:

余下的两发迫击炮弹,一发扔向了增援的日军,“这一炮真没想到打响了,只听‘咣’地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这是关键的一炮啊!日军被炸得懵头转向,不知虚实,连忙龟缩回去了”;

另一发……“戴军长一看,天已大亮,望望北面,江面很窄,就命令将最后这一发炮弹向江北苏联打去,很幸运,这一发炮弹又打响了,巨大的响声,把积雪炸飞了起来。戴军长为什么命令将这一发炮弹向苏方打?其目的是:一、鸣炮通知江北赵尚志军长,六军已执行北满省委会议决定;二,让苏联误认为是日军打的,惹起苏方不满,放炮打日本鬼子。果然,不大一会儿,苏联就向肇兴方向打炮,牵制住了南大营日军的暂时行动”(不过可以看出,苏军的炮击,显然也只是警示炮击)。

上街基消灭板坂后,我军的战斗和撤退过程中,“苏联炮兵不断向日军炮击,震慑日军,迫使日军不敢冒险妄动,给了我军很大支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