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3季 多事之秋 第12章 徒呼奈何

《尼西比斯条约》签订后,为了保住和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戴克里先大大加强了对东方的防御,他以参加过东征的李锡尼(Licinius)为东方巡阅使,统一负责东方防务。李锡尼于263年出生在莫西亚的一个农民家庭,比伽勒里乌斯小3岁,他俩都有达西亚人(Dacian)血统,还是同乡兼密友,按北京话叫【发小】。莫西亚大致相当于今保加利亚,历来是罗马、东罗马与北方蛮族反复拉锯的地方,战乱频仍导致经济一直落后,直到现在保加利亚都是欧洲经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也正因此,当地民风剽悍,好男儿没法或不愿种地养牛,反而是当兵的好苗子。伽、李二人早早就投身军旅,一刀一枪的博取功名富贵。伽勒里乌斯发迹后,【苟富贵,无相忘】的大力提携李锡尼。李锡尼也不负老哥们的期待,在东征中有优异表现。战后他做为戴克里先的部属,为皇帝的边防建设出力流汗。戴克里先和李锡尼的经营,具体举措有 4 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李锡尼 ======

1. 大修道路和驿站,以提高罗马军队在东方的进退速度。

2. 建立和扩建兵工厂,就近制造和维修武器。最重要兵工厂有三处,分别在埃德萨、安条克、大马士革(Damascus, 今叙利亚首都,《圣经》译作大马色)。其中大马士革以盛产天下闻名的大马士革钢著名,是罗马最重要的高质量武器生产、加工基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大马士革钢以独特的花纹著称,图中是现代仿制的大马士革钢匕首 ======

3. 加强对叙利亚沙漠中的阿拉伯部落的控制和打击力度。这些阿拉伯人以游牧、劫掠为主业,兼营走私、绑架等勾当。虽然他们对罗马的威胁远小于北方的日耳曼人,可他们的活动区在罗马、萨珊之间,很容易被萨珊收买而变成更严重的边患,为此戴克里先对他们又打又拉。最让老戴头痛的阿拉伯人,是莱赫米国王【伊木鲁勒-盖伊斯一世】(Imru' al-Qays ibn 'Amr),他的父亲是曾先后协助奥勒良灭芝诺比娅、泥涅师夺取皇位的阿慕尔,母亲是【玛利亚 本特 阿慕尔】(Maria bint 'Amr),从名字上看她可能是基督徒。

由于伊木鲁勒之父摩尼教徒阿慕尔协助泥涅师当上皇帝,因而泥涅师对莱赫米人十分礼遇,为此停止迫害摩尼教。泥涅师还允许莱赫米人在幼发拉底河附近设下牙帐,过了若干年,他们的临时帐棚(叙利亚语叫herta),变成了永久的【希拉】城(al-Hirah, herta 的变形)。莱赫米人为萨珊守边,防范其他阿拉伯人,其地位有些像当年的帕尔米拉王国,而萨珊帝国则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以免他们打劫萨珊的城市和商人。伊木鲁勒-盖伊斯一世大约即位于295年,他的地位更加煊赫,得到了国王头衔,他的国家从此被称作莱赫米王国、莱赫米王朝,或者以都城希拉而称作希拉王国。《塔巴里史》说伊木鲁勒【为波斯人,统治着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汉志(Hejaz, 沙特境内)的阿拉伯人】。莱赫米人经常横渡沙漠,袭扰罗马边境,让戴克里先不胜其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红点是希拉城,在泰西封南偏西。地图上红点太大,好像希拉是个幼发拉底河河畔城市,实则该城距离河岸还有段距离,这里是两河农业区与沙漠的交接处 ======

4. 设置了两道对东方的国防线。第一线是烽燧(camp, 直译为帐篷),驻兵不多,主要用于边境预警和巡逻,并不指望他们能阻挡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进犯。第二线是要塞和城堡,此线驻有大军,一旦边境有警,可以集团出动。这两条线的结合,可算一种弹性防御。这条国防线,从亚美尼亚向南,一直延伸到埃及,我称之为【东方壁垒】。

从效果来来看,李锡尼的工作卓有成效,此后数十年萨珊都难以越雷池一步。来往东西的商旅,则从这些道路、驿站、烽燧中大获其益,他们获得了汲水、住宿和存放货物的场所,大大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李锡尼也因此被老戴【简在帝心】,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马帝国的成功,就是萨珊帝国的杯具。事业失败、千夫所指的泥涅师越活越憋屈,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有史家认为他在萨塔拉战役受了重伤,而且再也未能痊愈。面对江河日下的人望和健康状况,这位曾经满怀中兴帝国壮志的君主,只能徒呼奈何。

301年,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要年份,为了彻底摆脱萨珊帝国的影响,本来崇拜安娜希德女神的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四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迫害、驱逐祆教僧侣和信徒,亚美尼亚也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家的国家,梯里达底四世则被教会授予【大】(Great)的称谓,故而又被叫做【梯里达底大王】(Tiridates the Great)。消息传来,当了14年亚美尼亚国王,对这片土地颇有感情的泥涅师,如遭五雷轰顶,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垮了。同年,泥涅师册封其子霍尔米兹德为副王,与自己共治,进而宣布逊位,成了萨珊帝国历史上第一位逊位的皇帝。302年,泥涅师含恨去世,霍尔米兹德完全掌控了权力,史称霍尔米兹德二世(Hormizd II)。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亚美尼亚的梯里达底门(Gate of Tiridates),十字架左侧是梯里达底大王,右侧是亚美尼亚首任Catholicoi (译作宗主教还是牧首?请方家指点)【照明者格里高利】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

按本文的惯例,笔者为泥涅师拟定的谥号是【元帝】。【元】的本意是【第一】,泥涅师为子孙们打下了江山,他之后的皇帝都是他的后代,做为他的帝系的首位皇帝,其地位类似于晋元帝司马睿,故而我称之为【元帝】。下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给他庙号,以泥涅师的功业,根本不配获得庙号。可他毕竟改变了帝系,他在宗庙中的地位很高,所以笔者不得不给他庙号。他的宗庙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世祖】、【成祖】,可他的功业与至少相当于半个开国之君的汉世祖刘秀、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明成祖朱棣,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笔者只得退而求其次,给他【高宗】的庙号,最终泥涅师的完整称号为【高宗元皇帝】。

欲知霍尔米兹德二世如何应对这副烂摊子,请看下一章《国难未已》。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